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章 信局也趕節氣嗎

袁長河當然知道自己有福氣,非常有福氣。被閨女哼了一聲,一點兒不覺得尷尬,依然笑眯眯的提醒:“一早不就嚷嚷著有事要說嗎?這會兒有時間了,什麼事啊,說說唄。”

“嗯。”袁冬初的確有話要說。

顧天成表情詫異:“真有事啊?是關於河運的?還是信局?”

“信局,”袁冬初說道,“河運如今只能正常往來,按部就班做就好,不爭一時。”

信局是新興產業,要儘快把河道兩側的網路鋪開,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而且如今正是入秋時節,應該是投遞業的黃金時段。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年前,各家府邸來往禮節最多。

只要把信譽做起來,幫有錢人送節禮的單子,怕是接都接不過來,賺好大一筆銀子呢。

若生意紅火,自家船隻不夠使,租船都合適的。

顧天成繼續詫異:“信局還有節氣不成?”

“那是。”袁冬初說的理所當然,和顧天成找另外的位置坐下。

她解釋道:“眼看就是中秋,我們之前賣野菜,聽有錢人家的下人說起,和他們類似的府邸,都有送節禮的習慣。遇到大的節日,凡是主家走得近的親朋好友、同窗上司,都會盡力送些節禮。這方面,咱們的誠運投遞很有優勢。”

袁長河怔了怔:“年節時,大家不都是給父母多些孝敬嗎?兄弟姊妹若是住得近,平日會多些走動,會禮尚往來。像咱們延浦鎮和通州府距離這麼遠,誰會巴巴的花錢託人,隔山探海的給朋友和親戚捎東西?”

顧天成倒是知道一些,但還是撓頭了:“至交好友年結拜望一下,帶著禮物和回禮,這些是常事。至於車馬勞頓往很遠處走動,那是權貴富豪之家的勾當,他們自家有僕從下人……這個,我也不怎麼在行。”

他們買船,難道做的不是河運生意?

信局當然也很好,誠運投遞在沿河各地做起來,不但可以靠投遞賺錢,日後還能和各地分舵相互照應。

可以說,信局算是河運分舵的另一個經營專案。

但幫忙往異地投遞節禮什麼的,還要趕中秋和其後好多節日的行情,這個……真的很需要嗎?

袁冬初倒不會笑話他們沒見識。

古代老百姓,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也有非走不可的禮節,就像父母,那是必須供養孝敬的。就是勒緊褲腰帶、剋扣自家口糧,這部分也得給。

至於兄弟姊妹親朋好友,那都是有來有往,而且都是量力而行。

類似於哪家生小孩了,送幾個雞蛋、一包紅糖。人家還有回禮,回幾個紅雞蛋,也算禮尚往來。

遇到挨好的親朋和街坊辦喜事,最多也就送個尺頭,或者為數不多的一串錢,就算全了禮數。

相應的,所謂的吃席也就沒那麼多講究。都是大碗菜端上來,主食和幾個小菜搭配,對於貧苦百姓來說,也是打牙祭的盛事。

通常這種情況,都是大人們咬牙肉痛的隨禮,孩子們歡欣鼓舞、吃的開心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