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憧憬中,小翠娘從隨身帶著的籃子裡拿出一個荷葉包,直往袁冬初手裡塞。
“冬初,這些日子辛苦了吧?這是嬸子一早烙的餅,還軟和著呢。你拿著,一會兒找個歇息的地方,先墊墊。”
烙餅呢,尋常百姓家,一年也吃不了兩次烙餅,袁冬初哪能坦然接受,連忙推辭。
但盛情難卻,再有小翠一旁幫腔,只得道謝接過。
看荷葉包的大小,餅的分量應該很有限,一個?還是兩個?
烙餅想好吃些,便得用小麥粉來做,不年不節的,小翠娘真是有心了。
不過,這也虧得她和小翠、秀春三人賣了幾個月野菜。否則,窮苦人家就算捨得,怕是家裡也沒存有面粉。
秀春娘一看這狀況,立即就急眼了。
她怎麼就沒想到給冬初帶點兒吃食呢?這個節骨眼兒上,可不能讓冬初對她家有意見。
“冬初,走,家去。你和你爹兩人都忙著,辛苦一路,回家還得自己做飯。走,上嬸子家,嬸子給你做煎蛋青菜面。”秀春娘不由分說,就要拉著袁冬初走。
袁冬初冷不防被拉著手,連忙抻著勁兒站定,“嬸子可別忙活,沒時間的。”
“有,有時間,嬸子做飯麻利著呢。”秀春娘繼續。
袁冬初哭笑不得,一疊聲的解釋:“船隊補充些物品,一會兒就要開船。我還得和船一起走呢,可沒時間回咱們鎮子吃東西。”
“還要走?”秀春娘停住,“怎麼還要走?船上的貨還要走一段路是吧?有你爹和顧家小哥那些人呢,你一個姑娘家,咱不去了啊。你爹回來之前,嬸子讓秀春和她嫂子去你家陪你。”
小翠娘也說道:“秀春娘說的是,行船的都是糙漢子,你年紀小,又是姑娘家,能不去還是別去了。”
秀春娘對小翠娘幫忙說和大感滿意,連連點頭。
面對或擔憂或期待的眼神,袁冬初只得解釋:“這個真不行,船上不但有需要運走的貨物,還有一些信件和包裹需要沿途投遞。這個事情是我在做,就算有顧大哥和我爹幫忙,但他們也有事要忙,我不能甩手不管啊。”
“投遞?”
“信件和包裹?”
“啥東西,聽起來很多呢?”
“幫人送東西?若順路的,捎一件半件也就算了。幫人帶好多東西,冬初你怎麼能攬這種事情?”
七嘴八舌,大家街里街坊的,都很好心的發表自己的觀點。
袁冬初被說的無語。
這些人,都怎麼想的?她有那麼閒嗎?
再說,即使她真神經到那麼閒,提前也得認識那許多人,人家也得信她,敢把那許多東西交給她帶啊。
秀春看出點兒名堂,問道:“冬初,你剛才說,你在做這個事兒。投遞就是幫人送東西吧?這個要賺錢的,而且是長久營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