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章 相請一

有卓遠圖說的這番話,何東平內心的愧疚也少了些,說道:“信局的籌建文書只有少部分,我這就派人給顧天成帶話,催促袁姑娘儘快完成其餘部分。”

“這個嘛……”卓遠圖遲疑著,“這個事兒你別管了,我回去讓大太太派人直接找袁姑娘。請她來府上做客,寫文書的事,徵求她的意見,看看能否讓靜蘭和她一起完成。”

“如此最好。”何東平連連點頭。

卓靜蘭是卓遠圖的次女,今年十五。

卓家早早就請了女先生,教導兩個女兒研習書畫,靜蘭小姐學的最好。

卓家家世比商家高,但終究算是手工業起家,以經營見長,比不得官宦和耕讀世家。

卓遠圖也不往讀書的圈子裡靠,教導兒女多以實用為主。

輔助袁冬初寫文書的意圖就非常明顯,是為了女兒能學點兒東西,也見識一下世間另有女子具有別樣才學。

…………

作為現代人袁冬初,對於他們分期付款買船,和遊說鴻江船廠投資一條船,她是一點兒心理負擔都沒有。

誠運南北那條船,走的是正當手續,用分期付款買的,一個子兒都不會少。

而且分期付款,也是按這個時代的正常利息加上去的,一點兒便宜沒佔。

當然,卓遠圖的人情是一定要領的。這時代,除了卓遠圖,怕是沒人能給他們這樣的通融。

至於鴻江船廠投入信局的那條船,就更不用說了。自家有的現成的運輸工具,閒置在船塢又不會生蛋,投入信局才是最合理、且經濟的做法。

否則,每次投遞都要僱船,這就增添了額外的花銷,很不經濟。

有了這條船,信局的包裹裝不滿,可以幫忙誠運南北運送貨物,一樣收誠運南北的船資。

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幹嘛不做呢?

她這個建議,絕對的合理化,坦蕩蕩的好不好。

雖然三七分股的合作文書還沒簽,但袁冬初還是抓緊時間,開始書寫投遞總號、以及下設各級分號的籌建計劃書了。

另外,總號和各級分號所承擔的責任,包裹和信件等投遞物品,從攬件到分揀,再到運輸、派送,等一系列制度也必須有。

其中牽扯的內容很多,書寫量也很大。

他們這次來的人,能寫的,除了袁冬初就是顧天成。

可顧天成還要忙貨船回程的各項事務,整頓休整、聯絡回程的運輸貨物,事情很多。

另外還有一個大項,信局這趟回程的宣傳,主打中秋節禮、給父母妻兒的平安書信。

中秋節,在外做事、做工、甚至當個小官兒的,有能力回家,自然要回去一趟。

但也多的是回不去,或者趕不急回家的。

這種情況下,給家裡捎封信,報個平安。再帶些許吃穿物品,給家裡長輩或是有牽掛的親朋,聊表心意……

多美好的事情啊……

只要誠運投遞的信譽足夠好,宣傳到位,這趟的信件和投遞包裹一定足夠多。

走量多了,又有中秋節的噱頭,賺錢是一方面,聲譽和口碑在這次之後,也會打著滾兒的翻倍提升。

信局業務,起碼在通州整個州府算是徹底站住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