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運投遞總號中,臨時僱來、負責書寫投遞資訊的人,在固定格式的紙張上,把顧客口述的投遞資訊寫下來。
按照誠運投遞的規矩,為了確保投遞不出差錯,寫完之後要給顧客複述一遍,再次確定所寫資訊的準確性。
接下來的事情,很讓這幾個常年靠書寫信件養家餬口的人驚訝。
他們寫好之後,看起來就是一幫粗人、混混的糙漢子,把投遞資訊拿去貼上。這些傢伙居然能對書寫字跡再次複核。
而這並不是裝模作樣,他們在複核的過程中,居然真的發現了兩處錯誤和疏漏。
這個發現就驚人了。
雖然仔細留意之下,發現這些人並不認識他們書寫的所有字。但是,河道沿岸大些城鎮的地名、和常用姓氏人名,這些人差不多都能認得,正確度十之八九。
看到這個情況的,不止那幾個寫信的人,寄件人和眾多看熱鬧的,也都親眼目睹。
直到這時,之前市井間流傳的、劉三虎等人走了不多日子,就能識文斷字的傳聞才落到了實處。
好奇的人頗多,還有人執著的詢問,這麼快就能有學問,是怎麼做到的。
藉著這個機會,迎著好多人新奇又豔羨的目光,潘再水和張二柱藉機給誠運投遞做了個招人廣告:
只要在誠運投遞做事,就一定有認字的機會。一定要認得包裹和信件上寫的是什麼,才能順利投遞。
認字認得好的,肯下功夫的,還有練習寫字的機會。
等到誠運投遞的包裹多了,我們還會開辦分號,會招更多投遞員。所有投遞員都要經過認字培訓,起碼能達到他們現在的認字標準。
一時間,好多人差點兒把寄件的正事忘了,紛紛加入了熱烈的討論中。
在誠運投遞做事,不但有工錢,居然還能免費認字寫字?這和天上掉餡餅有什麼區別?
“是有工錢的吧?剛才沒提這個。”有人表示懷疑,啥時候見過這樣的好事?聽都沒聽過的好嗎?
“有吧?來這裡終究事做事的。你沒聽到嗎?認字只是為了方便做事。”
“這位……那個……大哥,”問話的人面對曾經的混混,感覺有點不好把握尺度,說話很不順溜,“您這裡招的……投遞員,給工錢的吧?”
張二柱脾氣好,聽到問話,忍不住笑了,說道:“當然給工錢,出來做事哪有不領工錢的。沒工錢大家吃什麼喝什麼?”
“是嗎是嗎?那你這裡啥時候招人?”一人急著問。
“是啊,啥時候招人?十幾歲的半大小子行不?”另幾個人更急。家裡小子若是認了字,以後就是給人做夥計,也是工錢高的夥計。做好了,升掌櫃都是有的。
“對啊對啊,什麼時候?現在來行不?”
“要不,我們先排在這裡,您這裡記一下行不?”
詢問招人的一個比一個急,差點兒把收件的一排桌子掀翻了。
大家這麼積極還有另一個原因,誠運投遞的人都識文斷字,同樣做事,在這裡一定能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