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章 各自權衡

顧天成冷眼旁觀,知縣曹璋這麼突兀的出現在秦家,最大的可能,就是秦睿向易水縣、向朝廷上報了他發現的注音字元的用途,並打算致力於此,編撰一部識字典籍。

他猜測,識字典籍剛剛準備,就上報易水縣縣衙,秦睿之所以這麼急,很可能是為了擴大影響。此事擴大影響之後,再有別的勢力想染指此事,那就不太好操作,秦家在識字典籍上的地位也就穩固了。

當下,最好的機會就是秦向儒的婚禮當場。

想辦法讓知縣在婚禮露面,再對此發表一下看法,不但能讓秦家接下來好過一些。而且,在眾目睽睽之下,由朝廷官員宣佈此事,秦家編撰典籍這事兒自然坐實,很保險。

事實就是顧天成猜想的那樣。

曹璋年紀比秦睿小不了幾歲,但他在易水縣已經當了四年知縣。而且,他不知道還會在這裡、在這個位置上坐多久。

易水縣是一個很中庸的小縣城,既不很貧瘠,也不很富庶,在大河兩岸是個極不起眼的存在。

甚至連易水縣這段河水的水域平緩,都成了缺點。多少年來,這裡沒沉過一條船,更不曾有過水患。

不是這裡的知縣治理的好,而是大河在這裡沒有別的支流匯入,也沒有起伏的地勢。

想讓上官和朝廷往他這裡多看一眼?簡直難上加難!

他甚至想過,他這個知縣很可能還要當十年、八年。

一個不好,他連論資排輩的資格都沒有,以一個政績平平的理由,把他派個更差的地方都有可能。

就在這個時候,延浦鎮秦睿透過衙門正門,送上一份正式文書。

文書內容讓他看到了希望,若秦睿所說之事能成,他這個政績平平,一點不出彩的知縣,就會出現在上官、朝廷、甚至世人眼中。

識字典籍固然是開創先河之作,但他這個當父母官的,在轄區內扶持出這樣一本典籍,成就了一代大家,也算是功不可沒。

曹璋再三思量,又和秦睿先後約談兩次,詳細瞭解了注音字元的使用,確信這件事可行。

而且,根據秦睿所說,他已經在誠運投遞試行過,注音符號的確可用,如今只差編撰成冊。

有了這個前提,不但說明注音符號有非常高的可行性,旁人也沒機會打這本典籍的主意了。

曹璋也因此沒了別的心思,找好了自己的定位,連夜趕寫一份公文,附上秦睿的請示文書,派親信送往通州衙門。

昨日,親信才從通州趕回,帶回通州知州大人的意思。

上官的意思很明確:善加扶持,密切關注。若的確能達到秦睿所寫效果,與眾多學子和眾多讀書人有大益,將是功德一件。

曹彰親自和秦睿談過,他對此事有九成九的把握。

到時,識字典籍成型,之後再編撰一冊更龐大的詞語和名句典籍,標註出處和釋義,秦睿一代大儒的根底就有了。

和這樣的人、這樣的家族保持良好關係,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秦家尚在低谷時,他這個父母官表個態、幫扶一把,比日後秦家鼎盛時再送金送銀更有價值。

當前正好有這樣的機會,他在秦家冷清的喜事當口露個面,於他來說舉手之勞,卻足以讓秦睿和秦家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