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公子和隨從近十騎,高居馬上,攔著四個平民後生對峙,引來越來越多的人圍觀。
有站在近處的人聽到成華的話,紛紛探頭看去。
待看清馬鞭所指之人,立時無語。
人家後生長的挺不錯啊,完全稱得上儀表堂堂。哪兒不好了?
吃瓜群眾瞬間明白,這後生被人找茬了。
成華四下一掃,顯然也發現周圍看熱鬧的人漸漸多起來。
但那又怎樣?小爺我還怕這個嗎?
姜成華眼神睥睨,斜著顧天成四人好一會兒,才再次抬手,馬鞭指著顧天成,說道:“你,小爺瞧你不順眼。你當街給小爺磕三個頭,承認你長得不好,礙了小爺的眼。小爺就不和你計較,立馬放你離開。”
周圍竊竊細語聲響成一片,果然權貴之家就是不把人當人看。人家相貌堂堂一個後生,他說礙眼,就得當街給他磕頭……小人物的日子沒法兒過啊!
沒法兒過的小人物顧天成卻不溫不火,說道:“換個解決辦法,公子這提議,在下不能答應。”
成華眉毛一挑,看神情,居然還甚是愉悅:“好啊,你小子有種。小爺我一向講理,絕不做仗勢欺人之事。這樣,咱找個地方單打獨鬥,就咱倆,不摻合別人。怎樣,公平吧?”
先前勸說那人扯了扯他衣袖:“成華,走吧,和一個平民小子叫的什麼勁?”
慫恿的人卻堆了一臉的壞笑,說道:“公平啊,單對單,簡直太公平了。”
他就等著看熱鬧了,姜成華那是專門拜過師父、練過拳腳的。和一個平民小子單打獨鬥,完全能夠碾壓,想怎麼揍就能怎麼揍。
他現在也看出來了,這小子的長相,果然礙眼的很。
一直想充當和事佬的那人叫鄧勳,是通州鄉紳鄧家長孫。
那個挑事兒的叫陳子更,是鄧勳姑母的兒子,家住京城,專程陪這位叫姜成華的公子來通州玩耍。
才來兩天,就要當街鬧事了。祖父說的不錯,表弟果然就是紈絝。
通州大族頗多,各家對子嗣管束都比較嚴。
尤其剛經過改朝換代,新朝正是勵精圖治階段,為了穩定朝局和天下,除了個別名聲不好、引起過眾怒的家族,新皇並未清算世家大族。
但各大家族能延續下來,自然具備眼明心亮的素質,雖然沒被新皇清算,但也知道低調行事的重要性。
鄧勳身為鄧家長孫,被家族當做未來家主培養,一向老成持重,胡鬧這樣的事和他從不沾邊。
如今,老成持重的鄧勳勸不住表弟和姜公子,只能另想辦法。
“算了,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的。人家平民百姓,就不要難為他們了。”鄧勳一邊低聲勸說兩人,一邊還不住的給顧天成幾人使眼色。
而放在身側的手,則對自家隨從擺了擺,示意他們散開,放這幾人走。
哪知姜成華一點不領情,反倒看著他調侃:“炳炎,你眼睛怎麼了?我看很不對勁啊,要不要找郎中瞧瞧?”
立即把鄧勳說了個大紅臉,不但神色尷尬,暗地裡的手勢也不好擺了。
姜成華順勢轉頭,挑釁的看著顧天成:“小子,看你這身板兒,應該不孬啊。我又不仗勢欺負你,單打獨鬥而已,你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