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初原本也有計劃拜訪卓家,上次在通州,她曾幾次進出卓府。雖說是為了寫籌建投遞行的計劃書,但卓府方大太太和許氏、卓靜蘭待她真心不錯。
她這次又來通州,就算沒這份帖子,她也得有所表示。總不好人家熱心待她,她卻做出過門不入的失禮舉動。
距離上次來通州沒過多長時間,袁冬初對周靜蘭的記憶還很新鮮。
想來卓靜蘭也是這種感覺。
倒不是袁冬初自我感覺良好,而是袁冬初對於卓靜蘭來說,是個和她相處圈子很不同的存在,記憶相對來說應該深刻一些。
再看這位趙嬤嬤對顧母的態度,也是出乎意料的熱情。
袁冬初相信,卓家的這份示好,恐怕不單單是鴻江船廠和誠運的合作關係。更大的因素是顧天成這次拿下翼陽,讓通州各位大佬更加看好他的將來。
前有袁冬初早有的準備,現在又有卓家主動相邀,袁冬初當然一口應下。
顧母也不好推脫,在顧天成的眼神示意下,笑吟吟的答覆回去叨擾。
得到答覆之後,卓家表現了更大的誠意,趙嬤嬤繼續說道:“聽說袁姑娘這次還帶了兩位同伴,如果那兩位姑娘沒有別的安排,我家大太太的意思,請她二位陪姑娘一同做客,不知可方便?”
這個邀請很讓袁冬初意外,同時,她也很替秀春和小翠高興。
尤其是秀春,秀春娘和秀春大嫂對於能出入豪門府邸,一直懷著滿滿的憧憬和嚮往。
秀春和小翠若能去卓家走一遭,足夠她們兩家的家人興奮滿足了。像是秀春娘和她大嫂,估計能因這事兒高興倆月。
袁冬初覺著秀春和小翠一準能答應,不過,好歹也得問問她倆的意思,以免出現意外。
“她二人去了前面總號,說不得手上正有事情做。待晚間我問過她們的意思,再給您府上回帖,您看可好?”袁冬初說道。
“甚好。”趙嬤嬤點頭。
果然如她家二小姐猜測,雖然她們打聽到的那兩位姑娘,的確出身市井貧民,但二小姐卻認為,能讓袁姑娘出門帶著,一定有不一樣的地方。
瞧瞧,年紀不大的兩個鄉下姑娘,初來通州,便能在通州的投遞總號做事,足見其能幹。
…………
稍晚時候,秀春二人興致勃勃的回來。
就如她二人所料,從熟悉的地方入手,很容易就融入了通州的繁華。
駐守通州總號的,除了潘再水是牧良鎮出來的,還有幾個,也是易水縣最早就跟了顧天成的兄弟。
幾個人見秀春和小翠進來,都表現出見到老鄉的親近。
通州不虧是大河沿岸數得上的大城,又是三條河流的交匯處,自有一份不一樣的繁榮,投遞業務極是繁忙。
秀春和小翠驚訝於通州總號的生意,竟然如此興隆。
攬收包裹,拆包、分揀、轉運、重新派送,直至承攬代購。近一個時辰的時間,總號上下十幾號人手腳不停,竟是沒一刻停歇。
相對來說,秀春和小翠是外人,包裹等物一道道程式都有相應的責任人,她二人雖然看著著急,卻不好上手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