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緩慢,城市鄉村格局,尤其是大城市,若沒有特殊原因,往往百十年也不會又太大的變化。
連巧珍有上一世的記憶,聽了雜貨店老闆娘的講述,再作進一步對比,和她的記憶差不多。
這一趟沒白跑,只這一家就把通州府酒樓和點心鋪子的行情瞭解的七七八八,省的再跑去別家證實了。
把買來的東西打包,回到客棧時,時辰已然不早。
康豪也才進門。
兩人一早心情都不好,也沒給對方好臉色,有了這段時間的緩衝,氣氛好了些。
康豪見連巧珍回來,主動問道:“店小二說你去雜貨鋪買東西了,是咱們忘帶了什麼嗎?買到了嗎?”
連巧珍也懂見好就收,把手裡的包裹放在桌上,一邊開啟一邊笑道:“哪有忘帶,我是去打聽通州府商鋪的行情。空口問人家總不好,這才買了些東西。”
她說著,拿起一盒胭脂給康豪看,“看這個,很好吧?我看她家的胭脂水粉不錯,比咱們鎮上水粉店的貨色好,東西好、又不貴,便多買了幾盒。”
“回去送小妹用,她一定喜歡。還有二弟妹進門時,娘把這個做見面禮,也算體面。”
康豪哪裡懂胭脂好不好,但連巧珍如此細心,方方面面都考慮的周到,讓他大感欣慰,早上的那份不痛快,就更加淡了。”
“咱們家人口多,讓你費心了。”康豪話說的真誠。
連巧珍笑嗔道:“咱們是一家人,幹嘛說話這麼見外。”
“問了鋪子嗎?這裡的行情如何?可是要很多銀子?”康豪知道連巧珍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便也順著她的意思來。
連巧珍果然興致勃勃:“我覺著能做,這才剛開始,用不著太大的鋪面,選熱鬧些的街巷,租個小鋪子即可。咱把鋪面和幌子做的鮮亮些,再加上乾淨精緻,東西也好,經營點心一定能賺錢,再之後咱們開酒樓。”
“行吧,”康豪點頭道,這些事他不怎麼在行,“那就依你,咱們分家不要鋪子的話,爹孃總是要給咱們些安家銀子的。到時候,就依著你的意思來。”
說起這些,康豪心裡有些歉疚。
說起來,他家的點心鋪子,雖然是爹孃和兄弟在經營。但若沒有自家媳婦給的點心方子,這生意無論如何是做不起來的。
等到二弟娶媳婦之後,他提出分家,爹孃一定會考慮弟妹和家裡的日子,即使能多分他一些,對於媳婦來說,其實也是很委屈的。
他想好了,安家銀子到手,都由著連巧珍支配。就算都賠進去也無所謂,他一個大男人,好歹也得養活老婆孩子。
連巧珍也是聽得喜滋滋:“相公果然體恤奴家。”
眼看就是午時,午飯的點兒到了。
康豪一邊幫連巧珍收拾桌上物品,一邊說道:“咱們午飯就在客棧吃吧,我約了衙門裡和鄭捕頭熟識的捕快張爺,午後要陪他跑一趟差事。
多些相處,也能較快的熟絡起來。晚飯你就先自己吃,我一會兒交代客棧掌櫃,讓客棧安排人,把晚飯給你送到客房來。”
連巧珍的臉陰了陰。
又是這一套,不用想她都知道,康豪今晚一定又是一身酒氣的回來。
她就不明白了,康豪為什麼如此熱衷和街頭閒漢以及不入流之輩交往。
不過是個捕快,用得著這麼上趕著幫忙嗎?
還要陪人家去跑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