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幾個乞丐本打算跑路的,見有人居然會搭這個話茬,立即停了下來,遠遠地看起了熱鬧。
從星耀分發燒餅開始,袁冬初就在注意其中五個年紀小些的乞丐。
其中的三個半大孩子她比較中意。
乞丐討到食物,若不急著吃,而是放起來。也許是不太餓,留著做存糧。
而這個半大孩子拿到東西,立即轉身,應該是有人在等著這口食物。
這種能想著他人,心有牽掛的,通常性情純良。
所以,袁冬初收在投遞行首選的,便是這個孩子了。
另外那個討到一個大錢,眼見得其他乞丐是後來者,卻都得到香噴噴的燒餅。他一直在糾結,卻始終未上前來。
淪落成乞丐,還是個孩子,一般來說已經不講究什麼尊嚴。但這個孩子雖然一下下的、不斷嚥著口水,卻還能猶豫,並未得寸進尺。
是個有底線的。
袁冬初也頗看好他。
另外那個,就是掰下一小塊燒餅,其餘大半揣進懷裡的。
若是留給別人,那就和之前那個乞兒一樣心有牽掛,能用。
若是留著給他自己,這便是個有計劃,懂得給自己留條後路的人。這樣的人即使自私,也可以打交道。
只不過,剛才袁冬初一說出跟著她做事,後兩個孩子便躲得老遠,生怕被她賣到黑窯當童工丟了性命似的。
現在,這兩個也是停下,不遠不近的,看袁冬初一方的人如何回答。
袁冬初略想了想,便答道:“行吧,先看看你娘病情如何。若治的好,做工的事,也好徵求你孃的意見。”
這句話說出,卻收到了奇效。
周圍看熱鬧的零星閒人也露出詫異之色,
這幾句話,聽著可不是柺子的作風。
若真是拐賣人口,巴不得只騙了孩子去,哪會徵求大人的意思?
原本打算作鳥獸散的幾個乞丐也遲疑起來,看著像是要返回來。
這年頭,尋常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可沒有憑乞討就能買房子置地、開豪車、穿大牌的好光景。
所以,乞討大多是無奈之舉,而乞討之人,也是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
大家夥兒都活得艱難,一個壯年人,大老爺們兒拿著碗要飯,人家也不會給啊。
像袁冬初看中的這幾個孩子,身量都沒長成,自然歸在老弱病殘裡面。
如果這個年紀真能找到事情做,只要不是把孩子賣到不見天日之地,哪怕是給人白做事呢,能有個吃處、住處,便是大幸事了。
眾人還在疑慮觀望中,那孩子卻是大喜:“現在就走啊,我們住的地方離這兒不遠。”
卻是生怕袁冬初變卦似的。
攥著一枚銅錢的小乞丐,見袁冬初等人真就這麼走了,好似對他們失去了興趣似的,當下便就有些著急:“哎……要做的……是,是什麼事啊?”
袁冬初身後的婉兒回頭,笑問道:“不怕我們是柺子了嗎?”
之前有不好想法的人都心虛起來,原來人家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啊?
附近區域乞討的人,就算不認識也都打過照面,幾個乞丐見袁冬初等人果真跟著乞兒去了,都好奇的跟了上去。
袁冬初和顧天成本就是替誠運收攏人手,眼前這孩子性情頗好,當下就打定主意,無論他孃的病是否能看好,都會勸說他去誠運做事。
那孩子說是不遠,卻也不近,拐出大街又走了好一陣,周圍的房屋看著破敗起來,才到了地方。
乞兒的住處還不在這些破敗的房屋之中,而是在這片地方不遠處,一個髒汙的灘地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