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如此多的投遞量,潘再水等人應接不暇,點燈熬油的加班,依然堆積了大量單子,送不出去。
想臨時招人,又怕投遞質量保證不了。若中間出些差錯,怕是以前兢兢業業積攢的口碑,可就沒了。
好在潘再水知道深淺,也不是硬撐的性子。看見事情不對,一邊暫緩了收攬量,一邊往牧良鎮捎話求救。
眾人聽著小滿的講述,都是喜憂參半。
生意如此火爆,當然是生意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照著小滿的講述,若投遞行的信件和包裹真的堆積成山,那麼,記錄、寫單、分揀、打包、投遞這些事情,怕是大家長了三頭六臂也做不過來。
那種情形,只是想想都覺著頭大。
再看袁冬初,一直在認真聽著,沒什麼特別的表示。
小滿的戲謔語氣一直說到最後,卻是鄭重起來。
“再水哥那兒的事忙到手忙腳亂,期間還丟了幾個包裹。”
“丟包裹了?”周山首先皺眉,他想的是,用怎樣的方式,把偷東西的人找到。
“因為東西太多,混亂中丟的嗎?”袁冬初問道。
小滿忙解釋:“不是。傳話的兄弟說,包裹雖多,但收攬和歸類,大家還是照著之前順序來的,很嚴謹。那兩個包裹是被人搶了。”
“被搶了?”顧天成極其不爽。
他名下的東西居然被搶了,有沒有搞錯?!他好像還沒做好受這種委屈的準備,孃的!
“沒報官嗎?”長在紅旗下的袁冬初,最先想到的,當然是尋求法律途徑。
小滿回答:“第一時間就報官了。只是,兩三個包裹加起來也沒幾兩銀子,事發地又偏僻,沒人看到。這種案子,差役只是走個過場,便沒了音信。”
袁冬初點頭,表示知道了。
而且她也理解,這種丟幾兩銀子的個案,如果都讓衙役捕快下大力氣去查,估計衙門早就破產了。
顧天成和周山幾人,當然更不指望衙門能把這種事情當正經案子去辦,一臉早知如此的表情。
顧天成示意小滿:“你接著說。”
其實,接著就沒什麼了。
小滿接下來說的是,坐守牧良鎮的袁長河和劉啟元的應對。
“袁大伯和啟元哥接到傳信,都說這事兒得天成哥或者冬初姐過去瞧瞧才行。”
小滿說著,先看了袁冬初一眼,才繼續說道,“啟元哥說,天成哥一定走不開的,那就只能是冬初姐去通州了。只要把秀春和小翠留下來,不耽誤沿途培訓就行。
“為了節省時間,袁大伯問了於家和柳家的意思,於家嬸子便和我一起過來了。有家裡長輩跟著,兩個姑娘家行事會方便些。”
在座幾個人相互對視,這已經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了。
穩固坪州郡和沐州郡的投遞行,並繼續向南擴充套件,這事兒還真得顧天成主持局面。
至於他收攏來的人,做培訓的事,秀春和小翠湊合也能勝任了。
畢竟,她們教導的人群,文化程度屬實不高。而她們兩人,卻是袁冬初手把手教出來的,教案只有不多的內容,也都是背熟了的。
最大的問題是,兩個女孩子跟著一群大男人在外行走,容易被人說閒話。
而秀春孃的到來,便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雖然這是絕佳方案,但顧天成心下卻有些不捨。
他們這次出來,顧天成愜意的不行。
雖然他和袁冬初並未有過特別的單獨相處,但日日在一個院子裡進出,每天都能相互說說,自己這一天都做了什麼。
那種潛移默化的溫馨感覺,讓他心下特別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