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初給潘再水解釋:“你之前僱用他們,應該只約定了寫單。若咱們一方提出其他要求,這些人有不願照做的,咱們得有人能及時頂上去才行。”
“這個……也是。”潘再水略遲疑,便也認可了。
在此之前,好多人有意向來投遞行代寫書寫,順便賺取寫單的錢。
但這次,他把人請來救急,連著做了這些天,著實有兩個長脾氣了。
這兩人雖不敢跟他發脾氣,但時不時的,會給一些衣著不好的主顧放臉色,呵斥他們沒把資訊一次說清楚;還會訓斥一旁打包的夥計,嫌他們手腳不夠麻利。
現在聽袁冬初的意思,好像會要求寫單人另外再做些什麼似的。潘再水很好奇,難道這就是解決包裹激增的方法之一?
袁冬初沒等他詢問,便給出了答案:“再請寫單人時,提前給他們說清楚,寫單、貼單之後,他們得把包裹按郵寄地點,分別放入相應的竹筐裡。”
這第一次分揀,對於寫單人來說,其實就是隨手而為的事。
袁冬初的辦法很簡單,只看做事的人有沒有想到。
尤其潘再水這樣的,本身就是做投遞的,又在這上面下了很大辛苦。袁冬初只稍稍一提點,他便豁然明瞭。
誠運現有的投遞範圍,劃分了六個區域,轉運大包就是按這六個區域打包的。
大包之中,是每個區域下屬的具體地點做的小包。小包裡面,才是單個的包裹和信件。
差不多就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潘再水明白之後,迫不及待的就要去安排:“我這就讓張二柱去尋人。寫單的人很好找,雖然寫單之後需要分別放置,但隨手能辦的事,他們一定會答應。”
袁冬初笑了笑:“行,那就抓緊時間。”很多事情,只需要把話說在前面,便能掌握主動。
“好嘞。”潘再水立即丟下初到的袁冬初,急吼吼的便跑了,都沒管人姑娘家的,一路辛苦,應該安頓著好好歇歇。
潘再水的管理能力真還可以,手下人的執行力很強。
他安排兩件事的時候,已近午時。等到午飯開飯,那位李嬸子已經招呼著一個後生,挑兩擔籮筐回來了。
緊接著,張二柱也回來覆命:袁冬初要找兩個寫單的人,這兩人已經應允,吃過午飯便來誠運,即刻就能做事。
午飯後有一小段的休息時間,袁冬初就利用這段時間,把她的一系列計劃,給第一波吃飯的人分說一遍。
其中,不但有對寫信人的要求,對其他分揀、打包的夥計的做事程式,也有了比較嚴格的細化。
最後,袁冬初還要求潘再水安排兩個疏導人員,根據包裹投遞的目的地,進行分流疏導,分別領到相對應的寫單桌前。
這是現代一些機構,面對客戶時,很普遍的做法。也就是辦理業務是的視窗服務。
這麼做,能讓店面中亂哄哄的人群有序起來,也能讓寫單人的分類放置更加簡化。
袁冬初預料的不錯,她剛把安排說完,其他人都是答應的份兒,卻有兩個身著長衫的寫單的人不樂意了。
一箇中年書生冷哼一聲,高挑著一邊的眉毛,很睥睨的說道:“各位把我們當什麼了?我們好歹也是讀書人,在誠運整日不停筆的書寫便也罷了。如今,還要我們做分揀的事項,你們這是打算把我們當打雜來用了吧?”
午間時分顧客會少一些,所以安排第一波進來吃飯的人中,有四個寫單的。
中年書生此話一出,其餘三人都是眼神飛轉,快速在袁冬初和潘再水等人面上掃過。雖然沒開口,卻也看得出,這三人頗贊同中年書生的言語。
他們是讀書人,雖然都說讀書辛苦,但是少有在誠運寫單這樣,每天大早便來,除了午間吃飯和上下午各兩次的短暫休息時間,他們手中的筆就沒停過。
這樣不停的書寫,是他們從未經歷過的。
想他們代寫書信時,坐在自己擺攤的桌前,每日遊哉遊哉。雖然日子貧寒了些,卻過得體面、過的清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