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晚間,通州投遞行以潘再水為首,大家都睡了個踏實覺。
袁冬初今天一下船就開始忙碌,晚間又和秦向儒、周彩蘭一番交流,也是累了。所以送客之後,便也沒再提別的事,早早就歇下了。
第二天,通州投遞總號一開門,便是一番新氣象。
無論前幾天延後辦理業務的顧客,還是新來的,都是張二柱和一個小夥計在門口迎著,熱情招呼之後,引領到不同的桌前排隊。
排隊辦理業務也不耗時,眼見得排在前面的人一個個的離開,大家的情緒便也不那麼焦躁了。
一個個的很輕鬆,還有心情和前後的人聊幾句天。
為了把這幾天積攢的事情做完,袁冬初依然坐了東邊那張桌子,依然是辦理速度最快的那個。
昨日心情忐忑離開的中年書生那倆,今天早早便敲響了後院大門,如願佔據了兩個寫單位置,表現的很積極、很勤奮。
見此情形,潘再水也不說什麼,招呼了自家僱用的寫單人,還有新來的兩個替補,三人都安排在後院,轉寫分揀後、需要重新打包的兩級包裹的資訊。
就這樣,投遞行進門的顧客雖然絡繹不絕,但辦過手續離開的人一樣不少,秩序井然。
因後續的分揀和再打包速度跟得上,寫單人身旁幾個竹筐還未放滿,便被夥計換了空筐子上來,無意中起到了催促的作用。
再有袁姑娘處理業務的快速,讓其餘五個寫單人不敢怠慢,做起事來,竟是比前些日子、桌前擠滿了人時還要快些。
繼昨天那零散的小道訊息之後,今日這條熱鬧的街上,路過的、和周圍商鋪裡的人,則是親眼見到了投遞行的變化。
大家都在好奇,不知投遞行是怎麼做的,竟然在一日之間,做事效率就有了如此大幅度的提高,貌似管理方面也得到了改善。
各種人的各種目光和各種議論,都直指通州投遞行。
有些人還真的很遺憾,投遞行怎麼沒把那控制不住的亂哄哄場面升級了呢?
鴻江船廠派在誠運投遞的劉管事,便是在這種氛圍中,一邊暗自詫異,一邊和幾個相熟的掌櫃打著招呼,往投遞行店鋪正門走去。
將將進門時,他還頂頭碰上了維持秩序、指導引領工作的張二柱。
只見張二柱臉上滿是笑容,一掃之前的強打精神,一張臉像開了花兒似的:“劉管事回來了?”
問好的聲音都透著輕鬆愉悅。
劉管事連忙點頭回應:“回來了回來了,咱們這邊……還好吧?”
站在臺階上,劉管事能更清楚的感覺到,走過身邊的、進進出出的人,情緒都很平和呢。
“還好還好。”張二柱笑著。眼見又有兩個拿著包裹和匣子的人走近,他忙對劉管事拱拱手,招呼客人去了。
劉管事駐足,看著張二柱笑容滿面的引著兩個客人,進門便指點他們應該站在哪處隊伍。
順著張二柱的指點看過去,店鋪的情景,和他昨日早上離開時大不一樣。
這時的顧客雖多,甚至比之前還多,卻井然有序。
劉管事算是潘再水的副手,主管賬目。
他並不參與投遞業務的辦理,但日日在投遞行進出,對之前的忙碌和窘困,當然很瞭解。
這時,見到變化如此之大,心中便有了些猜測。
牧良鎮的顧天成和袁冬初,都不是尋常人物。若說他們中的哪位來了,想到了解困的辦法,首先劉管事的東家——卓大官人,就一準兒相信這事兒。
而劉管事作為鴻江船廠的得力管事,自然也深信不疑。
接下來,他的目光掃視,果然看到東邊那張桌後,坐著被主家稱道的那位袁姑娘。
“果然如此。”劉管事知道自己猜對了。
他在原地略作猶豫,並未去一側那個小房間,那是他和兩個賬房日常做事的地方。而是直接穿出後門,找潘再水去了。
至於和那位姑娘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