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吳家一個管事,去年旁觀了誠運招加盟分號,回去稟報之後,吳家對誠運投遞的經營模式大為驚豔。
同時,知道鴻江船廠是誠運投遞一大股東時,吳家也動了點心思。
今年開年,慶州不少相熟的人家和商號有投遞需求,還有一些希望代購物品的,為了省事、也節省費用,組團來通州下單。
一些沒有這樣能力的人,也議論紛紛,猜測誠運投遞什麼時候在慶州各地設定分號。
吳家的意思,這是個機會,但也有被人搶了行市的危險。
畢竟,誠運的經營相當於給別家探了路,已經探知,信局有經營前景。信局不但能郵寄物品和信件,還能利用投遞線路,額外賺取代購的銀子。
就在前幾天,慶州吳家專門派人來通州,和卓遠圖見面,告知慶州在投遞方面的狀況,詢問誠運投遞接下來的打算。
袁冬初聽了卓靜蘭的講述,說道:“若慶州的確有很大需求,我們也能抽人籌建投遞行。但之前的意向,是希望二小姐……希望靜蘭坐鎮慶州,掌管慶州投遞行的。
“吳家是什麼打算?難道要提前婚期不成?”
早就定下的婚期,沒有特殊原因,提前婚期很草率,也會顯得不夠尊重女方。
就算婚期提前,新媳婦剛過門就出去做生意,而且還是豪紳家的新媳婦……事情也不能這麼辦啊。
果然,就見卓靜蘭沒好氣的瞪她一眼,嗔道:“提前什麼啊?再提前也不趕趟吧。我父親的意思,在給我陪嫁的下人中間挑選得力的,和誠運派來的人一起去慶州,先把慶州的投遞業務攬到手。”
袁冬初點頭,這個計劃挺靠譜。
現如今,投遞行都快遍地開花,顧天成手下的人有些緊張。
慶州開設投遞行的話,有卓家的下人一同做事,不但能減輕誠運的用人壓力,更是相當於有了吳家的支援。
慶州投遞行運營起來,會是誠運投遞中最順暢的一處。
通州雖然卓家參股,但卓遠圖不參與的態度非常明顯,潘再水一直都在憑自己的能力經營。
不過,通州投遞行經營以來沒遇到太大的難題,其中也有卓家威勢的隱射就是了。
慶州卻是大不一樣,吳家只是慶州的豪紳,沒有卓家那樣掌握造船業命脈的大產業。完全可以在一些事情上強勢一點。
只這一點強勢,便足夠保得投遞行的順暢經營。
“這樣最好。”袁冬初贊成道,“我這就往牧良鎮捎話,派個有經驗的人帶銀子過來。其他需要用人的地方,招投遞員和分揀夥計這些,就由他和你的人安排。”
慶州分號雖然是卓靜蘭掌管,但還是誠運投遞的下屬機構。租鋪子、招工需要的費用,得由誠運拿出來。
“不過,你豪門貴女得做好心理準備。誠運現在處於創業階段,租鋪子什麼的,先期都是小打小鬧,待賺了錢,業務量也足夠多時,再籌劃擴大店面和經營規模。”袁冬初擔心,牧良鎮派來的人,帶著幾十兩銀子去慶州創業,會把卓靜蘭和吳家嚇到。
果然,卓靜蘭一聽就皺眉了:“小打小鬧嗎?慶州下轄之地也有投遞需要,若只慶州有個小鋪子,不太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