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章 言簡意賅的口信

“姜家?”張春生聽得就是一呆,“隨皇上打天下的那個姜家嗎?”

袁冬初給予了肯定答覆:“是,姜公子是尚書大人的幼子。”

還是幼子!姜知幾的親兒子呢!

雖然已經有了猜測,但張春生還是吃驚非常:“真的啊!”

這顧天成,果然是有來頭的。

禮部尚書姜知幾,本就是大家族出身,又早早便看好當今聖上,舉全族之力支援當時的流寇打天下。

姜家也成了新朝當之無愧的新貴。

連他這個地方上的小小捕快都知道姜家,可見姜家的威名。

顧天成有交情的,居然還不是姜家族人,而是姜知幾的兒子……這後臺,夠硬的啊!

他忙追問:“讓顧當家去京城找姜……嗯,找姜公子嗎?”

袁冬初卻搖頭,說道:“我會同時派人趕赴京城,告知姜公子通州有要事。沒意外的話,他差不多能和我們大當家一同到達。”

張春生又是一呆:那麼大個人物,真能隨叫隨到?

他怔了好一會兒,心下驚疑不定,這姑娘的這份信心,真能落到實處嗎?

最後問出的話卻是:“為什麼不讓顧當家去京城?”這樣才保險啊,人家貴公子若不願意或者來不了怎麼辦?

袁冬初解釋:“張大哥不是擔心那兩人嗎?咱們也是騎虎難下。姜公子來通州之後,再告知他此事,我們有機會做些商量,轉圜的餘地大些。”

如果顧天成去了京城,是否引起顧林的注意且不說,這件事一旦捅到京城,只怕姜成華也不敢做主,立即就得告知他那當尚書的老爸

然後就是二品大員的姜知幾,他是新貴不假,但這種事,他也不敢藏著。重要的是,人家也犯不著趟這趟渾水。

到時候,閣部、皇帝和皇帝的親信都知道了,無論那個男孩是真的前朝遺孤,還是鬧出來的烏龍,哪裡還有張春生和誠運說話的份兒?

…………

第二天一早,因通州投遞總號的事務穩定下來,孫小滿帶著牧良鎮一起來的兩人,乘坐誠運自家的一條貨船,南下而去。

人們不知道的是,這條船在翼陽停靠時,孫小滿三人便棄舟上岸。

之後,由劉三虎安排,上了另一條輕便客船,向北往津州而去。

而翼陽這邊,則是劉三虎另外派人,同樣選了最快的船,前往顧天成現在的落腳地:沐州。

劉三虎給顧天成捎的口信是:速來通州,和姜成華會面。

而小滿三人的計劃,是順水路直達津州。下船之後改乘馬車,前往京城。

給姜成華的口信是:顧天成在通州等候,有要事,望速來。

無論小滿還是劉三虎,只負責一字不漏的傳達袁冬初的簡短話語,其他事情,他們一概不知。

不是戰術上的不知道,而是真的一無所知。

袁冬初的想法,不管顧天成還是姜成華,接到的口信都顯示出通州有事,很急。但傳話人什麼都不知道,則說明這件事不但很緊急,而且還是隱秘之事。

口信越簡單,接到口信的人才越發感覺事情不尋常,都會第一時間、用最快的速度趕來通州。

…………

接下來的日子,對張春生來說相當難熬,說不上擔憂還是期盼,時間就這麼從未有過的緩慢,一點點、一點點的流逝著。

袁冬初雖然也記掛著此事,但她手頭的事物卻很多。

從卓府回來,只隔了一天,卓靜蘭那讀過書的高階僕從就給她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