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巧珍瞬間回神,而且還愣怔了一下。
難道因她昨天太過氣憤,所以現在神情恍惚了?居然能在點心鋪子後廚,聽到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名字。
她順著聲音望去,一個收拾面案的點心師傅,正在和身邊另一個人說話。聲音很低,所以她神遊之時,並未留意。
昨日,他們兩口子剛因張春生大吵一場,所以當出現這三個字時,便顯得分外清晰。
等她認真再去聽時,卻不真切了。
“你二人在說什麼?”連巧珍發問。
“啊?沒,沒什麼。”兩人連忙閉嘴,加緊做手裡的事情,生怕接下來會被呵斥。
原本連巧珍也有規定,做事的時候不讓瞎聊天。
可是現在,連巧珍雖然皺著眉頭,卻並未呵斥他們,而是繼續問道:“剛才聽你們說說起一個叫張春生的人,這人怎麼了?”
兩人飛快用眼角餘光對視一下,幾乎同時想起,他們說的這個張春生,是衙門的捕快。
而他們這位大奶奶的丈夫,也是府衙的捕快啊,應該認識這個叫張春生的人。
這就很可以說一說了啊,若康大爺和張春生處的好,說不得還能沾光、得些好處呢。
兩人得出結論:這是好事,應該不會捱罵。
“衙門裡一個叫張春生的捕快,不知因何事走了大運,不但和通州豪紳鄧家有了來往,連京城的貴公子都親自送他回家。”那點心師傅如此這般說了起來。
“京城的貴公子?送張春生回家?”連巧珍對京城貴公子這個詞更加在意,聞言,心裡就是咯噔一下。
昨日康豪說張春生受了傷,而且是刀傷。
這是不是說,那什麼貴公子送張春生回家,就是因為張春生的刀傷?
京城的貴公子嗎?
能在通州出現的京城貴公子,連巧珍不由得的,便想到康豪封侯的關鍵人物:姜成華。
點心師傅見東家大奶奶感興趣,忙搶著回答:“是京城的貴公子,說是姓姜……”
另一個補充:“聽說叫姜成華。”
“姜?”連巧珍大驚,失聲問道:“真的是姜成華?”
若她不是多活了一輩子,大驚之下,她已經蹦起來了。
點心師傅只以為連巧珍和旁人一樣,驚訝於這種奇遇,連忙點頭:“對,就是叫姜成華,聽說是京城大官的兒子呢。
“昨日大早,張春生受了傷,兩位騎著高頭大馬的貴公子親自送他回家。兩位公子還帶著四個小廝,一樣的高頭大馬,衣著光鮮……”
另一人糾正錯誤:“什麼衣著光鮮嘛?聽說兩位貴公子和小廝雖然都騎著高頭大馬,但衣著卻狼狽。都是好料子的衣裳,卻灰撲撲的,像是在地上打過滾似的。”
連巧珍心下更涼,點著最開始說話那人:“你接著說。”
那人接著說道:“人們都猜測,兩位貴公子遇了土匪或者遭了難,然後張春生路見不平,救了兩位公子,自己卻因此受傷。”
他還怕連巧珍不信,提供著佐證:“張春生家住一個大院子,裡面有好多加住戶,那些都是他們親眼所見。兩位公子的小廝親口說,他們是京城來的,兩位公子一個姓姜、一個姓陳。
“還有人說,兩位公子臨走時,給張家留了銀票,是真正的銀票。人們都說張春生走運了,說不定以後能去京城做事。”
連巧珍聽到姜成華三個字時,原本因驚愕緊緊攥著的手便鬆了。手中帕子跌落,她都茫然不覺,還是香蓮悄悄替她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