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知幾有兒子的來信說明,所以他對顧林密信中的內容有些猜測,但他不能說啊。
兒子在通州遇到大事,急著給自家老爹帶個信,彙報一下狀況,那沒問題。
但他兒子和顧天成一起參合政事,想透過他的影響力,削弱當朝大將軍的威勢,那可就不妥了。
所以姜知幾做茫然無知狀,接過密信,認真看過之後,雙手奉還給皇帝,說道:“微臣接到犬子從通州送回的信,信中所言,大將軍和顧天成雖是父子,卻並不和睦。
“此時看大將軍的奏報,果然如此。”
雖然皇帝沒打算責怪顧林拋棄髮妻,但顧林在兒子跟前吃癟,皇帝卻挺幸災樂禍。
他似是而非的“嗯”了一聲,心中卻認定:顧林和他那兒子的關係,恐怕不是不和睦,而是劍拔弩張。
依照顧林的性格,如果可以,誠運投遞一定會被他強行關閉。
可他卻寫了信,並非稟報處理結果,而是建議朝廷把投遞行封了。
顧林讓兒子把投遞行關張或者轉讓,和朝廷出手查封,這裡面的區別可大了。
主動關了投遞行,朝廷省時省力省資源,免去各處衙門勞師動眾。
到時顧林奏報朝廷,說明原委,展示他對朝廷、對君王的忠心,這事兒就完美了。
可顧林卻沒這麼做,原因嘛,自然是做不下去唄!
顧林在兒子面前撞牆,在皇帝這裡,不但是寂寞中的一樂,還能說明,顧大將軍的煞神名聲,有時候也不怎麼管用。
姜知幾見皇帝很認可顧林父子關係緊張,便繼續說道:“若大將軍父子關係難以調和,這個投遞行其實是可以做的。”
皇帝處於省心保險的目的,說道:“讓顧天成把投遞行賣了,換個人來做,維持經營便是。”
顧林做不到的事,有諸多原因。但由朝廷出面,公事公辦,任誰也無力抗拒。
姜知幾卻是搖頭,“微臣之前便對誠運投遞有所關注,郵差這項事務,對人力和沿路銀錢的消耗很大。通常情況下,這種事務絕沒有盈利的餘地。”
皇帝立即醒悟,民間一直沒有這種經營,而朝廷用來傳訊的驛站費用,歷朝歷代都是由朝廷補貼,傳書很少且線路單一簡。
為了官府和軍務少量的訊息來往,各地驛站卻要憑白養著驛卒、馬匹,一直是個不小的支出。
若是像誠運投遞那樣,給千家萬戶送東西、送信,那得養多少人?
民間郵寄的基數很龐大,各地之間輾轉的信件物品,數量既多且雜,他們又是透過怎樣的交接,才能做到準確傳遞並投送?
皇帝越想,越覺得這事兒不好做,不由得大為好奇,問道:“誠運投遞又是怎樣維持局面並有盈餘的?”
因為姜成華的原因,姜知幾對誠運投遞多有了解,這次更是準備充分。當下就把投遞行的運營方式及人員培訓等等,給皇帝分說一遍。
其中很多經營和管理方法,把皇帝聽得頻頻點頭。
姜知幾的講述告一段落,皇帝問道:“姜愛卿何以對誠運投遞如此瞭解?”
姜知幾忙解釋:“去年,打探前朝官員秦睿編撰的識字典籍,便是犬子透過顧天成,結識了秦睿的長子,才對注音符號有了深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