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阿慧小丫頭的日子其實過得不錯,並未受孃親離開的影響。
甚至那個對她很冷淡的孃親離開,之後照看她的人,比如周彩蘭,比如康秀兒和康父康母,都是真心疼愛她的。
上次周彩蘭臨走時,留下若干衣裳布料和米麵食物,康家也只供阿慧一人。
所以,她的衣物、襁褓還算可以,屬於能出門見客的那種,比康秀兒還好些。
康母現在收拾出來的小孩子衣服,很多都是周彩蘭喜歡的藕荷色,搭配了適合小孩子的粉嫩料子。
再配上阿慧那張粉嘟嘟的小臉兒、和一點兒不怕生的靈動,還真有點像大家族養出來的小小姐。
兩個包裹準備好了,康母翻了翻康秀兒收拾出來的包袱,轉身又從裡間屋子拿出一支很舊的銀簪和一對銀耳環。
打量一番,還是有點不安心,她對周彩蘭說道:“這是秀兒最好的衣裳了,家裡也只有這兩樣首飾。這個……會不會給大奶奶丟臉?”
汜減 bx x 汜。周彩蘭一點兒不在意,安慰康母道:“沒事,秀兒也是大姑娘了,我的衣裳她差不多能穿。今日回去就試試,有些許不合適的地方,稍稍改一下就成。
“嗯,首飾也沒關係,咱也不是跟她們去比富貴的。我那裡還有幾隻好樣式的簪花,明日挑合適的配上兩樣便是。”
她覺著行,但還是轉頭問了問半悅:“你覺著呢,應該能配吧?”
她的衣著,一般都會徵求半悅的意見。畢竟半悅是大家族的丫鬟。
論後宅女眷的衣著和各種規矩,人家比她這個當主子的強。
半悅抿嘴笑道:“可以的,參加喜宴的並非都是達官貴人,咱家裡的首飾物件,總能勻出幾件。”
周彩蘭一想也是,人們都說,皇帝也有窮親戚。再說,明日過去,少不得要做些介紹,家境便是如此,穿戴和身份相配其實挺好,只要康秀兒不要自卑就行了。
就像人家冬初,無論穿什麼,都擋不住人家的從容氣度。
想到袁冬初,周彩蘭就更有信心了,笑著說道:“到時候我們都跟著冬初,冬初便不喜歡戴很多首飾。咱們都湊一堆兒,誰也不敢小瞧咱。”
周彩蘭的話,讓康母愣了愣,她知道袁冬初。雖然袁冬初是誠運投遞的主事人,但袁家還真沒多少家底。
所以,她們這些沒家底的人湊在一起,那不是更顯眼了嗎?
她哪裡知道周彩蘭是什麼意思。
在周彩蘭眼裡,別說袁冬初準備了衣裳首飾。就算沒準備,人家往那兒一站,那氣度就是妥妥的從容不迫。
袁冬初看別人的眼神兒,那都是眾生平等,根本不在意其他人的富貴。
等她帶著康秀兒回去,好好給她說說便是。就像她周彩蘭能有今天的自信,秦家復起有望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一方面,其實是跟袁冬初學的。
人家袁冬初說了,別家再富裕、再有錢,那也是她們自己花用,不會給旁人。自家雖窮,也是吃自家的粗茶淡飯,吃不到別家門上,幹嘛要自卑。
嗯,還有阿慧,得從小就讓她學冬初。家世什麼的,那些都是別人的,最終還得看自己有沒有本事。
…………
袁冬初的這一天,基本上是全程陪老爸的。去碼頭照應船運自家的船隻,碼頭若無事,便去逛一逛通州集市和熱鬧的街道以及店鋪。
當然,顧天成也是一點兒不落的陪伴。
好在他很知道分寸,全程跟隨,但在準岳父和未婚妻面前,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只有在需要拎包、需要打前站、結銀子時,他才會搶著上前,倒是把星輝和星耀的差事都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