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人們的議論就知道,投遞行招人根本就不用犯愁。不但不用犯愁,而且上趕著願意來的人還非常多。
招不到人很麻煩,但太多人願意來也挺傷腦筋。
所以袁冬初準備了第一次篩選,那些比巴掌還小的認字紙片,能勸退不少人。
用來淘汰第一批應招人員的小紙片,就是袁冬初出的主意。這個時代,紙張那是老貴的東西了。
沒準有些人便是為了整一張紙回去,也會把自家孩子派來誠運矇事兒。
那三指寬的紙片正好夠寫點內容,別的卻還什麼都幹不了,想佔一張紙便宜的人估計懶得花這點時間。
她在投遞行周圍溜達著,主要是聽人們還能扯出什麼奇葩關係,類似於大舅老爺鄰居家二堂姐妯娌的表侄子,光是聽聽就覺得有喜感。
估計等他們把投遞行招人的訊息傳到位,半年都過去了。
聽完了八卦,袁冬初返回投遞行。距離門店還有幾步路,身後有一個遲疑的聲音響起:“敢問……敢問姑……姑娘。”
袁冬初停下,轉身看去,說話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
半大小子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位的衣服,是不是太破了點?好像還是剛洗過,水漬還沒幹利落的樣子。
那臉……嗯,應該也是特意洗過的,但洗的不夠徹底。或者是積年的汙垢太頑固,只洗一次的話,的確不容易洗乾淨。
“有事嗎?”袁冬初問到。
半大小子見袁冬初有了回應,面現喜色,眼中滿是期待,問道:“姑娘您是誠運投遞的人吧?我們聽說,誠運投遞會招一些……嗯……招一些無家可歸的人做事。我們能來嗎?”
我們?
袁冬初視線在周圍溜了一圈,果然看見還有兩個年紀更小的,看情形,應該也是流浪兒。他們躲在一處牆角,正探著頭,殷切的望著這邊。
她搖了搖頭:“別處或者有這種情況,但慶州短時間沒這個打算。”
為了不讓人存了沒來由的希望,她補充道:“據我所知,雖然有些投遞分號招過幾個流浪兒,但都有特定的場合和原因,那都是特例。”
顧天成這次南下,主要便是招募各地市井混混和流浪兒,用來加強各投遞分號的力量。
但這種招募卻不隨便,都會經過一定的考校,人品方面要信的過才行,斷不會有人找上門就收的。
而且,若隨便一個流浪漢和小乞丐尋來,都能得到誠運投遞的收留,各處投遞行豈不是會被人擠爆?
今年年後在坪州,乞兒省心和石頭幾人是經過一定程度考驗的。現在這三人摸不準品行,又是主動找上門的,袁冬初著實不敢收。
卓家管事和顧天成的管人路子不一樣,慶州投遞行剛開張,就給弄來幾個社會人士,妥妥的給孫掌櫃製造不安定因素。
“那,多……多謝了。”流浪兒大失所望,低低道謝一聲,轉身衝著牆角兩個孩子走去。三個孩子離去的背影,看起來極為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