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生雖然住在一個大雜院裡,但欽差大人的隨從和儀仗頗為壯觀,無法全部進入這個院子。
更何況,與欽差同行的,還有府衙的陪同官員、和維持秩序的衙役。
能隨吳顯章進到院子裡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其餘大半隨從,都排在巷子外面,更是吸引了大群的圍觀百姓。
有住在同一條巷子的鄰居,圍觀距離近一些,看到的情形也更真切。
以吳顯章為首幾個官員,無論官服和官威,都是他們這種民居之地不曾見到的。
一時間,各種猜測和議論悄悄的交換著。
大雜院裡的人個個則震驚、又膽怯,吳顯章和府衙兩個陪同官員一進門,凡是身在院中的人,都在原地跪倒,口稱“草民拜見大人”。
張春生在衙門做事,在府衙多有熟識之人。吳顯章過來宣旨,自然有人引路。
引路的衙役熟門熟路的站在院子當中,衝著張家家門方向高聲叫道:“欽差大人駕到,張春生出來接旨。”
欽差大人……
張家老大和老三不在,留在家裡的張父張母和幾個兒媳婦,不知嚇的、還是激動的,腿都在發軟。
距離他們平民百姓如此遙遠的大人物,居然見到了真人……
好像還聽到了“接旨”兩個字,這就更走不動路了。
好歹張春生是官差,是吃衙門飯的。知府大人那也是高品級官員,他作為府衙捕快,時不時的總能見到,還好有一定的承受力。
聽到院子裡的動靜,張春生連忙起身,又是拉又是拽的,讓父母及家裡人跟著他走出房間。
這時,吳顯章已經手託聖旨,站在院子當中。他身後,是帶進來若干儀仗的隨從,身側還有府衙官員陪同。
張春生出門,一見這陣仗,連忙上前幾步,跪倒在地。
他的刀傷是好了,但斷了的肋骨還得繼續修養,下跪的動作便有些遲緩。
欽差吳顯章知道他的情況,而且這位前捕快,在皇帝面前都是有一號的人物,差不多算是皇子的救命恩人。
於是,吳大人很善意的跨前一步,扶了張春生一把。僅僅一個動作,便讓院裡院外的眾人倒抽涼氣:
張春生到底做了什麼,就算搭救了京城的貴公子,但也不至於皇帝下聖旨吧?
再看當下,欽差大人對他都如此體恤,他果真做了很了不得的事情嗎?
但,那是什麼呢?
張春生也是連忙稱謝,緩緩跪地。
張家一眾老少跟在他身後,都是匍匐跪倒,頭都沒敢抬一下。
公事就要公辦,吳顯章身旁一個隨從上前,喝問:所跪何人。
得到張春生的答覆,隨從退至一旁。
吳顯章則清了清嗓子,雙手展開聖旨,便是一番朗聲宣讀。
一通文縐縐的之乎者也,大體是:張春生忠君愛國,捨生忘死的替朝廷辦差,立下大功,必須予以獎賞。
接下來就是大家能聽懂的內容了:
特賞絹十匹,貢錦十匹,另黃金千兩,良田三百畝並一座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