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大族的話事人用羽毛筆試過專用墨水,都是滿心歡喜。曹家就不用說了,人家女兒本就有留有一瓶,昨日就試過。
專用墨水寫出來的字跡,顏色果然新奇清晰、乾淨利落。
羽毛筆配著專用墨水寫字,筆畫纖細均勻,書寫蠅頭小楷幾乎不存在手抖失誤。
在不知道羽毛筆和蘸水筆的情況下,這種規整的字跡一定會讓觀看的人驚疑不定。
話說,什麼人用毛筆寫字,能做到書寫好幾頁都是一個粗細的筆畫?
所以,在蘸水筆這件事情上,他們三家佔據了絕對優勢。
這三家很默契,都是在自家府邸消化著羽毛筆和專用墨水的震驚,硬筆書寫並未外傳。
他們動著同樣的心思,都在等新年來臨。各家開始相互走動時,再把這種稀奇的筆跡和墨水展示出來,以獲得轟動效果。
大家族嘛,津州這樣的大城,大家族也會多一些。無論在哪方面拔個尖,都是能夠蔑視其他家族的機會。
於是,三家大族也是選了幾個拔尖的子弟練習硬筆字,只等過年時,用那新穎的字型和清新的顏色,給各家來個足夠震驚的展示。
…………
袁冬初預估的墨水用量很靠譜,一直到投遞行因臨近過年不在收攬包裹,她手裡還剩了半瓶墨水,根本不用找那三家勻兌。
同時,投遞行也進入了這一年的收官尾聲。
從臘月過半開始,投遞行只在碼頭接收包裹,投送到收件人手中,不再攬件。
而更早臘月中旬初始,投遞行攬收的信件包裹限制在慶州以北地區。
袁冬初、顧天成等人也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
臘月二十,顧天成和袁冬初帶著他們秋末來時的一幫人,把行李物品裝了兩馬車,啟程前往碼頭。
投遞行這邊則是關門閉戶,只留了門店裡的幾張臺席桌案。後院房間裡的桌椅板凳、以及廚房的鍋碗瓢勺什麼的沒動,其餘容易損壞的物品全部帶走。
去年坪州投遞行過年期間,因有人覬覦投遞行的生意,發生了那檔子打砸事件。而津州這邊,則是有文家和碼頭崔三望對投遞行的敵意。
所以顧天成並未留當地人在投遞行值守,只安排僱來的八個學子沒三日一輪,輪值的人,每日不管什麼時間,只要來店裡檢視一番便可。
若無異常,鎖了門自去,第二日再來檢視。
若發現異常,被偷盜、打砸什麼的,直接找府衙報官,接下來的事情交給衙門,學子們也就不用輪值了。
當然,這裡和坪州的情況不一樣,投遞行在津州這邊雖然經營時間不長,但根基卻是打下了。
有袁冬初結交的曹家、高家和宋家三個大戶望族;有津州知府賀之進對顧天成身份的敬畏;再加上秦睿和姜成華、陳子更給誠運造勢。
可以說,津州投遞行這地方,出問題的機率很小。
投遞行關門時間,還有他們何時啟程已經通知了相熟的人,並且都已道別過了。
但顧天成等人出現在碼頭時,依然有不少人前來送行。
最前面的,是知府大人家的公子賀景雲和他那幾個酒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