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人不像崔三望是吃河道飯的,她對這種運輸方式的理解,和投遞行隔壁的張掌櫃是一個想法,充滿了不理解。
袁冬初倒是沒說這種方式的潛在效果,只講了講各主要城鎮停泊都要上人、都要補充貨物,並不需要在出發地滿載。
劉夫人倒也聽明白了,為了各地貨物都有機會搭這個順風船,乘客和貨物有點餘量其實是好事。
袁冬初還給劉夫人暢想了一番類似於現代客運的經營方式。
有出遠門的人,或者帶著東西出門,不用守著碼頭打聽哪家船隻會去目的地。也不用擔心沿途安全,只要掌握了誠運船隻的執行時間,便可以放心大膽的安排客運和貨運的行程,極為方便。
這番解說,把劉夫人和幾個女孩子聽的心都敞亮起來,好一番嚮往這張藍圖。
若不是劉夫人記得她和袁冬初終究差著年齡和輩分,真的很想和袁冬初繼續探討河道還能有多少風景。
但曹素馨小姐妹眼巴巴等著和袁冬初玩鬧呢,劉夫人再聊幾句,叮囑了女兒好好招待客人,才放她們自去說話。
曹家對小姐妹的這次聚會很重視,把府裡有的稀罕物,全往曹素馨的院子裡送。
什麼豌豆黃、荷花酥、桂花糕,都擺上曹素馨閨房的桌上,糖蒸酥酪和杏仁茶也給每個人配上。
很稀罕的還有兩個果盤。
曹素馨把一盤切開的水果往袁冬初面前推:“你嚐嚐這個,蘋果和梨子是我家一直收在窖裡的。梨子依然清甜,蘋果卻有些面了,不過香味依舊。”
袁冬初略有些驚訝:“這個可稀罕了,看起來貴府的地窖環境不錯。”
這裡是古代,沒有那麼好的溫度和溼度調節。在北方的正月裡,能拿出水果,那是很不簡單的事情。
曹素馨“嗯”了一聲,不無得意地又給袁冬初推薦另一個果盤兒:“這個蜜瓜也是地窖裡放著的,聽說是專門往地窖裡運了沙子,才能儲存完好。你嚐嚐,甜著呢。”
說完又招呼其他人:“你們也都試試。”
宋湘美笑著調侃:“那我們就沾袁姑娘的光,飽一飽口福。”
在這冬日裡,可不是每家府邸都能吃到水果的。即使曹家,地窖裡儲藏這些也是為了過年。
幾個人細嚼慢嚥的正品嚐呢,丫鬟又送了一包熱乎乎的栗子上來。
曹素馨笑道:“這是前日依文家裡送來的,這個卻是借高家的光,我們才能吃到油慄。”
袁冬初笑著:“看來我是飽口福來了,有這許多好吃的。”
“應該的嘛,有你給我們出主意,我們才有了自己的生意。遍觀津州大族之家的女孩子,只有我們五人有自己的生意。”
“還是做的非常紅火的那種。”
“是啊,好多人都眼紅我們呢。”
宋湘美搶著接話:“是呢,尤其那個文玉章,一直以她姑姑是皇上的妃子自傲。加上她自己讀書也不錯,事事都要壓我們一頭。
“結果現在,生意那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她卻是被我們壓住了。還有我們送出的帖子,各種花樣文字書法,也是把她那手毛筆字比下去了。”
“能比下去嗎?”這個事就讓袁冬初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