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見問不出結果,很是安撫了王衡幾句,便和王鳳山回到外院書房。
在原來的位置上坐定,王澤拿起桌案上曹家送來的那封信,心裡卻惦記著孫子的傷痛,又把書信放下,對王鳳山說道:
“事關朝廷官員,最好不用皇后出面,我進宮找皇上,狀告姜知幾和陳牧教子無方,縱容兒子和子侄橫行霸道,打傷王家子弟!”
越說越是生氣,王澤已然站起,招呼一旁伺候的小廝更衣。
王鳳山也連忙站起,終於找到組織的感覺,擼胳膊挽袖子的說道:“父親年紀大了,您在府裡安坐,我進宮找皇上討公道去!”
雖然他剛才呵斥了自家夫人,但那是順著父親王澤的意思,不讓女人摻和這事兒,更不能給皇后——也就是他妹子找麻煩。
但到了男人說了算的時候,他還是能給自己兒子出頭拼一把的。
“不用。”王澤卻說道,“姜知幾和陳牧很得皇上看重,姜成華和陳子更也頗得聖眷。我去了還能倚老賣老,告訴皇上,姜陳兩個小子算計了衡兒。你就不一樣了,話說不上幾句,一個不好,反倒會被皇上訓斥。”
“這個……”王鳳山遲疑了,父親說的這種可能非常大。
當今聖上和話本子裡的前朝若干皇帝不一樣。
當今那是很看重江山社稷的,對於皇親國戚什麼的,只要不是實質性的被欺辱,通常都是和稀泥就混過去了。
…………
事實證明,皇帝的確是個和稀泥的高手。而姜知幾和陳牧,做事更是滴水不漏,奸詐異常。
國丈王澤進宮請見皇帝異乎尋常的順利,他在宮門外一露面,便有太監過來迎接。還安排了一頂軟轎,一路抬著王澤進了中政殿才下了轎子。
通稟之後,王澤進入皇帝日常勤政的上書房。
一進門,王澤眼睛就是一跳。
只見姜知幾和陳牧正跪在皇帝面前。
他們的旁邊,上書房的一側,站著武安侯和歸遠侯,正是今早和王衡在一起,參與打鬥的另兩位公子的父親。
另一側,則站著順天府尹鄧其昌。
王澤雖然是皇帝的正牌岳父,但見天子,也得正經叩拜。
好在他剛擺開跪拜的架勢,皇帝便吩咐貼身大太監去扶。
待到王澤也站在一旁,皇帝才對他說道:“想來國丈進宮,也是為了意秀街,幾位愛卿府上子弟當街鬥毆之事吧?”
王澤聽得心裡咯噔一下,當街鬥毆?這是給今日那場打鬥定性了嗎?
如此,那就是雙方都有過錯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