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林看著湯夫人的神色變化,暗歎一聲,說道:“你就不該生出找袁冬初麻煩的念頭。從她在津州寫出那幅對聯,她就不再是個任人欺凌的小人物。
“無論她受了任何冤屈,只要振臂一呼,就會引起天下讀書人的滔天議論。
“那日幸虧姜陳兩家的小子到的快。否則,咱們府上的車馬和護衛把袁冬初踩踏,無論受傷還是身死,大將軍府都擋不住全京城、乃至全天下人的議論。”
“更不用說還有顧天成。那小子絕不是個能忍氣吞聲的,到時他來到京城,你可曾想過後果?”
顧林看著湯夫人臉色接連變幻,繼續說道:“當日隨聖上打天下,為了立威,為了震懾敵方,我率領大軍殺的人可謂不計其數。威名是有了,但也讓很多人有了攻擊我的藉口。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不是當年需要血戰沙場的時候了。
“天下平定,需要的是安寧。過去的威名,對於當下,其實有著不安定的隱憂。
“可你現在想要挑戰皇權,你這是給別人遞刀子,是榮華富貴過的膩了。”
“當年,岳父傾盡財力,助我拿到兵權。今日,我也不委屈你。你自己看,不做這個超一品大將軍我是可以的,告老還鄉便是,只看你願不願意。”
告老還鄉?湯夫人看著正值壯年的顧林,這是丈夫給她下的正式通牒嗎?
若是顧林告老還鄉,她豈不是也得回到顧家祖籍,回到東郡那個村子裡?
做個富家翁的老太太安度晚年嗎?
不,京城的繁華富貴,豈是鄉野山村可比的?被一群山野農婦尊敬羨慕有什麼樂趣?
還有她的兒子女兒,他們的將來怎麼辦?
“我……”湯雲姿發現,無論多難,這口氣她得嚥下去。
…………
皇宮,劉公公回來覆命時,御書房中不單單隻有皇帝,閣部的四個相輔也在。
劉公公先磕頭,告知皇帝,頒旨、御賜牌匾這事兒圓滿完成。誠運投遞諸人都是吃驚非常,對皇帝更是感激涕零,謝皇恩浩蕩。
皇帝“嗯”了一聲,讓他起身,就要打發他下去,卻看見劉公公面上神色,似乎有什麼話要說不說的,欲言又止的樣子。
皇帝皺眉,問道:“怎麼回事?”
四位相爺也是面露詫異之色。
劉公公是常年在皇帝身邊的老人了,所以才能出去宣旨,宣旨之後還能回來面見皇帝覆命。
可他現在這樣,怎麼看也不像是近身伺候皇帝的人。
皇帝的問話,讓正要退出的劉公公停下,又上前半步,躬身回道:“奴婢在投遞行看到一則告示。”
他糾結的是,誠運自己都拿不準會不會有水患,而且人家告示上也沒寫這個。把道聽途說的事情講給皇帝,還有四位相爺旁聽,他心裡很沒底啊。
皇帝卻是聽到“告示”兩個字,面色立即變得複雜。
四位相爺也有點發怔,那姓袁的姑娘,難道又寫了什麼驚人之語?
劉公公偷眼瞄一瞄這幾位,就知道他們想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