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巧珍雖然知道,這場禍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平靜下來,但她依然止不住心中的焦慮。
就這樣,在亂哄哄中過了午時。
待到後半晌,水勢漸漸有了平復的跡象。傍晚,水流趨於平穩。
但人們的情緒卻依然焦灼,沿河的城鎮村落很多都是指著河道吃飯的。
這一道洪峰襲來,雖然沒有沖垮河堤,但很多靠岸的船隻、以及一直停泊在水灣的小船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一直到第二天,縣城內外還是亂糟糟的。
趙掌櫃打聽來的訊息,聽說下游有衝入河中的船工上岸,用身上所帶物品,和附近村子的村民交換食物。
連巧珍聽得心動不已,該是她出手的時候了。
趁著現在縣城的人還沒回過味兒來,不知道那些船主還會打撈河裡的物品,她先過去,瞅便宜買一些合適的東西回來。
現在,最大的問題,便是她手頭的銀子不多。相應的,能買進的物品當然也就少的可憐。
可惜了,若是慶州酒樓能一直經營下去,通州的點心鋪子也沒轉手的話,這次的機會足以讓她暴富起來。
這天午後,連巧珍吩咐趙掌櫃僱來兩輛馬車,她帶著香蓮、趙掌櫃等四個下人,沿著河岸,往新和縣下游而去。
也就是半個多時辰的路程,前面隱隱綽綽便能看到不少人在忙碌著。
等他們趕到近前,發現已經有人在做連巧珍想做的事情了。
這裡很大一片地方,都是沒什麼人的曠野,如今卻分了好幾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人來來回回的忙碌著。
連巧珍下了馬車,目光巡視過去,那分開的一片片區域,果然就堆放著一些浸了水的貨物。
再看來回忙碌的人們,一個個神色麻木,都在整理晾曬打撈上來的各色物件。
之所以分成幾個區域,應該是不同船主和貨主各自圈出來的地方,放置自家貨物的。
再看河面上,也有不少人撐著木筏或者小船,往上拽著繩子或者漁網。不時的,還能看到有人冒出頭來,之後再潛下去。
連巧珍放下心來,的確有人在打撈落水物品。
上一世,據說有船家眼看著這一趟賠的血本無歸,說不得還得背上還不完的債。正好貨主在洪峰中喪生,船家便起了心思,把打撈上來的物品用低價變賣一空,和船工們分了分,各自逃生去了。
連巧珍便是來買這些東西的。
外圍的不遠處,也是停了兩輛馬車。只不過,人家這兩輛馬車看起來比連巧珍他們僱來的排場多了。馬匹高大強壯,車廂精緻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