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遠圖看著顧天成三人離開,坐回自己的位置,慢慢的啜著茶。
他是鴻江船廠的大東家,他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鴻江船廠,為了卓氏一族。
今天能給顧天成這麼大的面子,也都是基於這個基礎。
而現在停靠在船塢中的三條大船, 則是一個客人銀錢週轉不開,近期無法提貨的,這才順道給了顧天成。
卓遠圖得知秦向儒能看到萬頃倉和通州的地勢不利,還敢於給朝廷上書之後,感到非常意外。
他第一次見秦向儒,就很看好這個年輕人。但那也只是覺著,這是個能專研技藝的人,卻沒想到秦向儒還有這等見識。
以卓遠圖看來,既然朝廷能收下秦向儒的上疏, 而萬頃倉和通州地勢的確處於低位,那麼搬遷的事情就一定會實施。
水患這種事,誰也不敢打包票會不會發生,會在什麼時候發生。
通州和萬頃倉遷址,則是防範了這種可能。
即使近段時間、甚至當朝沒發生惡性水災。只要之後某一年發生了這樣的禍事,當今聖上今時的決策,就能被後人稱道。
只要決定遷址,秦向儒這個人就落在朝廷和皇上的視野中了。
還有皇帝給京城投遞行賜匾這件事,則是皇帝間接表達了對誠運的態度。
這些事都說明,誠運已經是朝廷關注的字號了。
如今,顧天成很適時地出手,想在運糧這件事上展現一下他的能力。
卓遠圖心裡有個模糊的想法,卻有點把握不住太具體的事由。但他可以肯定,顧天成這小子一定有大的圖謀。
這圖謀,絕不是賒鴻江船廠二十條船那麼兒戲。
這種時候,一直交好顧天成和誠運的卓遠圖認為,自己應該把握這個機會, 送顧天成一個人情。
…………
顧天成找何東平辦理買船以及訂船的手續,就用了好長時間。
之後他們三人又馬不停蹄的去錢莊提了銀票,回到船廠把剩餘手續辦完。
一番操作下來,誠運在極短的時間裡,又多了三條大型貨船。
雖然這三條船在運營上算是很大的助力,但對承攬運糧事務,卻沒多大幫助。
接近午時,他們三人往回走的時候,實誠的秦向儒有些擔憂的說道:
“咱已經借了一萬兩銀子,若船廠造出那五條船來,難道咱們還要借更多銀子嗎?
“這許多銀子,什麼時候才能還完?”
雖然現代做企業,幾乎就沒有不貸款的,但袁冬初面對動輒百分之十幾的利息,尤其又是金融管理不完善的古代,她很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