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通州知府李長治選定的長策河運開始組織船隊運糧。
這個時候,顧天成已經在河道上跑了一個半月,交付了兩趟貨,到手兩筆不菲的運費。
這時,他也在通州碼頭裝貨。
看著貨物正常運上貨船,手下兄弟也各司其職, 顧天成便溜達出來,去看運糧船的熱鬧。
長策河運的船的確挺多,都是同一型別。這樣規模的船一層層停在碼頭邊,遠遠看去,顯得頗為壯觀。
只不過,若是靠近點就能發現,這些同一河執行的貨船之間, 好像也不那麼和睦。
顧天成現在看著的, 就有兩個孔武有力、卻穿著長袍的人,像兩隻烏眼雞一樣互相瞪著。
一個說另一個佔了自己的地方。
另一個則說對方靠得太近,把自己這一隊船擠的無法銜接。
隨著兩個人的爭吵升級,他們身邊各自又聚了好些人,互相都有幫腔,差點推搡起來。
幸好有一個高瘦的人過來,一邊打著哈哈,一邊把兩方的人分開。
顧天成站在不遠處,看得饒有興味。
他問身邊的沙老大:“運糧是大事,我剛才來時,他們就這樣擠擠挨挨的都想往前搶。這樣就亂了啊,還怎麼裝糧?
“你們是治理碼頭的,也不管管啊?”
沙老大一副看慣風景的樣子,說道:“長策河運,如今相當於官船。聽說過店大欺客、客大欺主這句話吧?如今長策河運勢大,便是客大欺主,我們管不了, 也不能管。”
“嘖嘖嘖……”顧天成搖了搖頭,河運的競爭果然也沒多激烈。
…………
京城的訊息很快,周山打聽訊息的手段也很強,他給袁冬初講起長策河運時,還沒到四月。
“長策河運大概沒做過這麼大宗的貨運,朝廷已經有人在抱怨,萬頃倉的糧食運輸慢而無序。”周山說道。
袁冬初首先表示的是遺憾:“可惜誠運南北起步太晚,否則,就憑長策河運這做法,咱們無論如何也能和它爭一爭。”
週三頗為嚮往:“也不知這事兒還能不能改。照著天成的性子,這段時間的河運跑下來,定能讓他結交幾個對他服氣的朋友。
“若這個差事還能改,咱們誠運一定有能力承擔。”
說起長策河運這麼不給力,袁冬初有些擔心漕運的事情了。
她問道:“你有沒有聽到朝廷討論長期使用民船運糧?”
“還真有。”周山神色變得頗為嫌棄,“都是因為長策河運不長臉,聽說有人提過削減漕軍,當時就有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