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大壯也沒有勉強他,也幸好楊柳幫忙,不僅找了些專門養豬的書本過來,還找了兩個楊家村養豬的好手,提前說好了不給工錢,等出欄的時候一家給二十斤豬肉,以後真的能把養豬場給辦起來,先給她們家安排股份。
“行啊你柳兒,沒看出來你也會事先畫大餅啊。”李大壯調侃她。
楊柳白了他一眼,說:“這哪兒是畫大餅啊,我這才叫實事求是呢,給錢你能拿出來不,拿不出來還得要許給人家,那才是畫大餅呢,這豬也不會跑,豬肉都是看的見摸得著的,給豬肉可比給錢好使。”
“是是是,我們家柳兒說啥都對。”
“切,傻樣!”
黑豬養殖就算是正式開始實踐嘗試了。
轉眼的功夫就過了兩個月,這天,對村子裡來說是平淡的一天,家家戶戶都跟以往一樣,吃了早飯出門溜達溜達,李大壯照舊是到後河灘去看黑豬,兩個月的時間這些豬娃子可真是沒少漲肉,個頭比剛買回來的時候大了好幾圈。
可這天對楊春燈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裡,他媳婦李娟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
七斤二兩的胖小子,母子平安。
見著兒子的那一刻,李娟喜極而泣,終於給楊春燈生了個兒子,別人這下再也不能說她是不能下蛋的老母雞了。
楊春燈也是興奮的很,特意準備了喜糖包,挨家挨戶的給村裡發喜糖,惹的村裡的人打趣他,說是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又結了一次婚呢。
他們兩口子高興,村尾的王嬸兒也高興。
因為這個大胖小子的出生,來找王嬸兒看不孕不育的人更多了,都是為了求子來的。
當然這事兒楊春燈跟李娟並不知道,也沒人想著來找他們問問,就只是聽別人說王嬸兒看這個特別有效,然後就去找了。
不過倒是有人例外。
李娟出了月子,楊春燈好好的把家裡收拾了一番兒,按照習俗,出月子的時候李娟要抱著孩子挪屋,說是這樣的孩子不容易生病。
不管是不是真的,他們也按照老一輩的習俗做了。
李娟抱著白白淨淨的白娃娃在前邊兒待著,楊春燈就在後頭收拾屋子,就有一對外地來的夫妻走了進來。
這對夫妻看著很有錢,身上穿的都是村兒上沒見過的衣裳,男的手上還轉著個大奔的車鑰匙,女的帶著一副茶色的太陽鏡,白色的大號毛衣配小皮褲,腳上還穿著一雙羊皮小跟鞋。
進來之後,男的先是嘟囔了一句:“這兒啥也沒有啊,早說在城裡買好了過來。”
女的聽了就跟他小聲說了句啥,那男的就說:“那你快點兒,哎,老闆娘,把你們家店裡最好最貴的禮盒給我裝幾個。”
李娟聽了就喊了一聲楊春燈,然後走過去指著前頭的那些禮盒,說:“這幾個都是我們這兒價格最高的,你看你要幾個?”
“要……我看你這也沒幾個了,都給我裝上吧。”
李娟看了他一眼,心想這是哪兒來的冤大頭,禮盒這東西誰都知道,那就是包裝好看,要真是送的多,還得稱散的,這些禮盒一個就小一百了,這男的說不多,可也有七八個呢。
不過人家買主有錢又願意買,她也不好說啥。
這時那女的摘了太陽鏡下來,看著李娟懷裡的孩子笑著說:“你這孩子長的可真好,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啊。”
“男孩兒。”李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