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家要拿多少錢出來啊。”
“是啊,這也不是差一兩千,那是一兩萬啊,這也不能讓我們把家底都掏空了吧。”
下面開始亂糟糟的議論起來,李大壯敲了敲桌子,等大家逐漸安靜下來才說:“這個事情大家自願,不勉強。”
“我家出五百!”楊永河突然站起來,見大家都看著自己,下巴抬得高高的,說:“修路可是咱們村兒的大事兒,大好事兒,修完了可不就是家家戶戶都跟著沾光嗎,我們家我說了算,出五百。”
“哎呦,楊二河,不得了啊你這,這麼有錢啊。”
楊永河說:“咋的了,別光說我有錢,咱村兒的那個工作間哪家沒領著錢啊,咱現在的日子跟以前不一樣了,這村裡頭書記跟村長也是為了咱村兒能更好的,我咋就不能多出點兒了,要我說,每家都該跟我一樣出五百。”
楊春燈也跟著站了起來,說:“二叔,這出多出少都看大家夥兒自己,咱不能搞道德綁架那一套。”
“春燈哥,我們家出不了楊二叔那麼多,但我有力氣,到時候我給咱村兒幫工去。”有年輕的小夥子喊了出來。
接著就是一片迎合,楊春民自然喜聞樂見。
又等了兩天,雨停了,村子裡到處都是泥水,大家也不怕髒,錢多的多出,錢少的就多出力,楊家村暫停了工作間後迅速的投入了修路的工程裡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楊家村原本的土路泥路就全部煥然一新了。
寬敞的柏油路,還有大青磚鋪的小道,還順便修了一個活動廣場出來。
修了路不僅方便了楊家村的運輸線,也讓楊春民和李大壯有了另外的驚喜,那就是旅遊業。
事情也是湊巧了,李大壯以前的老戰友退伍之後回到老家幹起了旅遊,這次帶著隊伍到了周邊遊玩,意外得知李大壯在這裡,就找了過來,結果就被楊家村這一片連著一片的山脈給驚住了。
李大壯的老戰友叫徐建國,他帶著旅遊團在周邊轉悠了一圈,然後就回去了,沒多久徐建國又自己過來了一趟,說是想要參觀一下楊家村。
作為村書記,又是老戰友,李大壯自然就答應了下來,楊春燈也跟著一起,不為別的,楊春燈聽說徐建國是幹旅遊的,當時腦子就活絡開了,旅遊他們這邊也合適啊,這山,這水,還有這風景,多好,正適合做旅遊。
為了跟徐建國多瞭解這方面的東西,所以楊春燈也跟著李大壯一起帶著徐建國在周邊溜達起來。
徐建國站在半山腰,震驚於眼前的場景,對李大壯說:“可惜了,太可惜了,大壯,你們這兒這麼好的風景就這麼困在這裡,沒有人知道,這才是暴殄天物啊。”
李大壯順著他的視線看了看,也沒覺得像他說的這麼誇張,可能是他從小就在這裡長大,看習慣了,雖然也覺得很美很好看,但確實體會不到徐建國的震驚。
楊春民就想的多了,見徐建國這麼喜歡這裡,就說:“徐哥,你說我們這兒的風景好,那你以後就多帶人來我們這兒轉轉,別的不敢說,吃喝肯定是外頭沒有的,就是你們那邊兒的大飯店也吃不著我們村兒的東西。”
自從副產業廠子建起來之後,他們現在也不侷限只做零食類的了,什麼土雞蛋啊,無農藥果蔬啊,村裡頭養著黑豬,他們也做了楊家村特有的小吃:壓肉。
壓肉是他們這兒的一道美食,選用豬頭肉,先用用熱水燙了,再用大鍋煮熟了,然後把肉和骨頭拆分開,下面鋪一層幹豆腐,中間鋪上處理好的豬頭肉,上面再鋪上一層幹豆腐,最後就選重量足夠的大石頭壓在上面。
如果石頭分量足夠,壓上一晚上就製成了。
這一晚上的功夫,豬肉裡的肥油都被壓出來了,剩下的肥而不膩,肉質緊實,吃的時候用刀切成薄片,再用蒜,醬油,醋,調成醬汁兒,沾著吃也行,澆上去也行,那味道真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