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館招了有六十多個人,李逸飛按照年齡給他們分了班。
有很多是學生,還有工人,就給他們安排了週末班。
其餘還有不同日期的班,總之學員的時間都妥當安排,武館也正式上課。
到了春末,青蓮的蒜黃賣完了最後一茬,而她,也成了全村第一個萬元戶。這可轟動了全鄉,還上了縣裡的報紙。
接著,她這個萬元戶又做出了一件令全村人驚訝的舉動:她把村南的荒地徵用了,蓋起了一家佔地四十多畝的養雞場。
養雞場不是萬兒八千就能搞定的,青蓮託關係又貸了一筆款,養雞場建成後備齊了養雞裝置,就開始購進小雞崽了。
這個年代可不像後世,做生意都貸款,在這個時期敢於貸款的農民幾乎是沒有,所以她的舉動又一次重新整理了農民的三觀。
其實,這個年代的貸款都是無息貸款,不貸白不貸。當然,沒有實力也貸不出來。
青蓮看了很多養殖技術的書籍,又牢記自家養雞的實際經驗,科學加實踐的來養雞。
她的養雞廠招了十多個年輕男女,當然都是自己村裡的,沒外人,有傑軍哥跟海軍哥,青軍哥跟紅軍哥得種地。有表姨家的二兒子二墩子。還有美玲也來給她打工了。
她妹妹淑玲受了青蓮的影響,不甘心受窮了,去縣裡的裁縫班學習了裁縫技術,要在鄉里開一家裁縫鋪子。
美玲下面兩個適齡的妹妹上學去了,家裡的地交給爹孃管理了,王大膽現在聽話的很,叫幹啥幹啥。
二墩子當初在青蓮的“攪合”下把紫鵑娶回了家,紫鵑好歹脫離了秋山兩口子,跟二墩子過的很幸福。已經懷孕了,公婆寵成寶,不讓她下地幹活,就在家裡洗洗涮涮的,她經常溜達來青蓮的養雞場,無償幫著幹些零活。
其中小五年紀最小,但他職務卻很重要:負責購置飼料和雞蛋銷售。
這時養雞也不像後世有那些現代化的裝置,給雞吃的飼料也沒有後世那種亂七八糟的新增劑,購買的飼料就是打碎的玉米了,麥麩了,再稍微加點豆餅來增加些營養,好讓雞多下蛋。
種蒜黃已經令青蓮成了名人,這又開辦養雞場更是“火上澆油”了,不但縣報社的記者來採訪,市裡記者也來採訪報道。
把何紅山這個老爹給驕傲的不得了,見人就炫耀他閨女。
而他的“順和”飯店一開就大火。雖然沒有達到縣城那種排隊的盛況,但是已經很不錯了,天天都爆滿,而且名聲傳的越來越遠,外鄉人都開始來品嚐了。每天都能賺個二十幾塊,多的時候三十多塊,這簡直是暴利呀。何紅山已經有了新打算,要把土坯屋改建成紅磚藍瓦的大房子。
這個1985的春天,在青蓮重生回來大半年的努力下,形勢一片大好。
這天,小五沒來上班,青蓮很奇怪,小五可是勤快又嚴謹的很,上班沒有晚只有早。而且他沒有令青蓮失望,他工作認真負責,那狀態簡直不像這個年齡的小夥子該有的。他購置的飼料簡直是斤兩不差,配料也是鉅細無遺。他做事,青蓮是絕對放心。
他不來肯定是有事了,青蓮就檢查一遍小雞去小五家了。
小五的家也是連個院門都沒有,就是一進院子裡兩間土坯房,有一間塌了也不修繕了。
她還沒進他們的屋門就聞見了長期臥床人的濃重味道,屋裡也傳出了小五輕柔的說話聲。
“娘,我的好娘,聽話哈,我帶你去鄉醫院檢查檢查,有病咱就治,你兒現在是大工人,天天都掙錢,醫院咱住的起……”
“不,我不去,我個老不死的拖累孩子這麼多年了,有病才好呢,早點死了讓俺兒脫離苦海……”
“娘,您可別這麼說,有你在我才有家,你不在了我就成孤兒了嗚嗚……”
青蓮心裡一沉,一步跨進屋去,開口勸到:“就是,大娘,你可不能想不開,有你,小五有人疼,進門有娘等,你不在了,小五不就是孤身一人了嗎,你能放心嗎?”
小五娘倆看見她來了,都停住哭,熱切的跟她打招呼。小五抱歉的說:“青蓮姐,我還沒顧上跟你請假呢,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