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吉臨終託遺孤,李昖欲罷柳成龍
自醍醐花見盛會之後,豐臣秀吉日漸體衰,醍醐花見的燦爛輝煌彷彿如同豐臣秀吉華麗的謝幕表演一般。石田三成依前田利家建議,召集諸大名簽署誓約狀,其一不可違反豐臣秀吉所定法律、其二禁止彼此鬥爭、其三禁止私結朋黨、其四不可因個人原因拒回領地、其五效忠豐臣秀賴如同侍奉秀吉一般。誓約狀將由石田三成檢查記錄,由前田利家及德川家康共同收取保留。
諸大名領主提交完畢,石田三成問向德川家康誓約書何在?德川家康答道:“我與前田大人的誓約書會親自交給太閣殿下的。雖然太閣殿下現在身染重病,若有萬一,我們的誓約書會隨著太閣殿下一起下葬的。”石田三成質問誰來檢查德川家康的誓約,前田利家見石田三成如此無禮,厲聲呵斥,石田三成只得先行告退。
慶長三年八月五日,躺在病榻上的豐臣秀吉於京都伏見城召集五大老及五奉行頒佈遺囑,秀吉說道:“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宇喜多秀家嚴守遺囑,總領國政,輔佐少主,凡事皆由五大老共同商議裁決。五大老相互聯姻,使五家關係更為濃厚,共保豐臣永存。
在俺死後三年之內,德川家康必須常駐京都,未經五大老全部同意不得擅自離開,必要時可指示宇喜多秀家代為行事;德川家康常駐京都期間留守伏見城處理政務,五奉行中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及任意一名奉行留在伏見輔佐。剩餘兩名奉行負責守護大阪,俺死之後五十日少主遷移至大阪,所有大名妻、子皆一律移居大阪城下各自官邸,不得有誤,有違抗命令者立即處死!”眾人領命。
八月八日秀吉再次召集五大老及五奉行,令十人提交誓約,五大老及五奉行再行誓約互換,發誓在秀吉死後遵守遺命齊心協力共同輔佐少主豐臣秀賴。隨後豐臣秀吉點評五大老並令淺野長政記錄在案,秀吉對德川家康說道:“內府多年來正直不阿,近年來也是竭力盡忠,天下仰望,請將你孫女嫁與少主,傾力扶持。”德川家康領命。
秀吉對前田利家說道:“大納言是俺從小到大的至交好友,品行正直,深通韜略,擅理政務,大納言將為少主監護。而內府之子江戶中納言已為少主岳父,內府公年事已高,一旦內府抱恙,中納言當如內府公一樣竭力向少主盡忠。鑑於大納言同樣高齡,容易染疾,大納言之子肥前守與其父同任少主監護是再合適不過。”
秀吉又對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及毛利輝元說道:“備前中納言自幼被俺撫育成人,故定不會舍少主而不顧,年輕有為,因此才可躋身御奉行五人之中,也可兼長眾之職。需公正執事,協調各方。上杉景勝、毛利輝元皆出自名門,品行正直,當竭盡所能輔佐少主,守護豐臣天下。”三人領命。
隨後豐臣秀吉指示五奉行在任何行事之前必須先與五大老商議,獲得允許之後再作執行。前田利家入駐大阪保護豐臣秀賴及大阪城的安全,同時允許前田利家可隨意出入大阪天守以示信任。
後秀吉再說道:“與明構兵不能勝,俺深悔之。接下來就讓留在朝鮮的軍士們返回家鄉,結束這場戰爭。俺死之後需秘不發喪,不得讓明國及朝鮮知曉,以免我軍再遭重創,也可使他們在我軍撤離之後不敢嘗試跨海追擊。遣淺野彈正、石田三成赴朝鮮收兵,不能收則遣家康,家康不可往則遣利家,勿使十萬兵皆成海外鬼。而對戰功的封賞則等到少主成年之後再進行。
俺這一生自從追隨信長公後波瀾壯闊,一統天下,自以為無所不能,希望能掌握大唐建萬世功業。如今不免悲涼,但俺心有不甘,若有來世,俺一定會將朝鮮、大唐盡入俺掌控之中!但那也只能等到來世了,現在該是俺應母親和鶴松在夢中的邀請,一同去觀賞櫻花飛舞的時候。”秀吉留下辭世歌:“隨露珠凋零,隨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往事,宛如夢中之夢。”秀吉吟誦完畢便令眾人退下各自準備。
德川家康離去後心中暗想:“終於即將等到那一天的到來了,我已經受夠了在那隻猴子下面過著屈辱的生活。不過還是不能心急,不能因為豐臣秀吉即將死去而提早暴露自己,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還要分化豐臣家臣及拉攏各國大名以備為我所用,只要再忍耐些時日,這天下終究會歸於我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在之後幾日之內與北政所、澱殿各作告別並叮囑豐臣秀賴好自為之,豐臣秀吉彌留之際忽見眼前櫻花絢爛,一派山水田園,美不勝收,秀吉之母及其子鶴松對其相望招手。秀吉疾步向前,喜不自勝,即將與其母和其子相擁之時,二人卻化作雲煙。此時天邊日光變幻,金光閃爍將豐臣秀吉團團包圍,秀吉喃喃自語:“俺為日輪之子,為日輪之子,諸神護佑,福澤天下!”
慶長三年八月十八日,豐臣秀吉病死,石田三成集五奉行密議,令秘不發喪,淺野長政問到對五大老是否也不通知,石田三成言一切按照豐臣秀吉遺命進行,淺野長政仍不理解為何向五大老隱瞞,力阻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答道:“彈政大人,太閣殿下辭世,天下正處於危機之中,以賤嶽七本槍為首,那些出身尾張跟隨太閣殿下出生入死之人都是好勇鬥狠,計較恩怨,全無大局的愚蠢之徒。對我們有私怨,欲除之而後快,他們引以為傲的對太閣殿下的忠心極易被人利用。不少大名對豐臣氏仍暗中存有二心,還有德川家康,他一定會藉機發難。我們必須要時刻把控局勢,先秘不發喪掌控京畿,收攏權力,調兵回國,準備大戰。保護豐臣天下。”
淺野長政怒斥:“一派胡言,五大老五奉行已在太閣面前交換誓約,大納言與內府大人皆老成持重,眼下國內空虛,民力凋敝,人心不穩,天下精兵遠在朝鮮傷亡慘重。又值太閣辭世,少主繼位之際,正需團結一致,和睦相處穩定局勢,為何還要刻意擴大矛盾,這絕非保護而是分裂天下!”
石田三成堅持己見,嚴令不準通報五大老,二人因此對峙,其餘奉行見狀相勸,淺野只得暫時作罷。適逢大雨,石田三成令人將豐臣秀吉遺體秘密下葬,遠望秀吉遺體離去,石田三成淚眼朦朧,暗自發誓一定會替秀吉守護豐臣秀賴,守護豐臣氏的天下。
之後五大老也得到了豐臣秀吉的死訊,五大老五奉行召開秘密會議,上杉景勝斥責石田三成等奉行眾向五大老蓄意隱瞞豐臣秀吉的死訊,前田利家說道:“算了,石田三成也是為遵守太閣殿下遺命,避免天下動*亂而已,當務之急是需儘快將前線軍士撤回國內,又不可使明軍及朝鮮察覺太閣殿下已死,為免訊息傳遞到朝鮮後,正有大戰,那樣一來我軍軍心大亂必會大敗,所以應當先秘密告知黑田如水,讓其便宜行事安排撤軍,內府大人認為應當如何?”
德川家康答道:“應當如此,在開始撤退時我認為可先令在蔚山的加藤清正第一番隊秘密撤退回國,其餘四萬餘人撤退部署為東部駐西生浦、梁山、竹島各部於十一月撤退至釜山集結,侯船返國。中部居昌之兵就地上船返歸國內,西部順天、泗川、南海、固城各部待東部撤離後分批至巨濟島集結乘船返國。具體指揮則由黑田如水負責,大納言認為這樣部署可否妥當?”前田利家認為可行。經議定之後便由五大老五奉行聯合發令向朝鮮日軍傳達撤退部署。
各地日軍都在準備撤離,蔚山城中加藤清正眼見軍隊收拾行裝,心中苦悶只得獨坐一旁借酒消愁,鍋島直茂前來勸慰,加藤嘆道:“真是空虛,不論是我還是太閣殿下,直到最後終究是什麼也沒有得到。即便是回去也令我感到苦悶,小西行長、石田三成、大谷吉繼等那幫近江派,還有一些首鼠兩端的大名,看到他們就感到無比的厭煩,他們都是太閣殿下身邊的小人,回去後我一定要向太閣殿下報告!”
鍋島直茂說道:“請恕在下直言,您現在不必太過憂愁,我認為能帶著我的性命回到家鄉再見妻兒已經是最大的運氣。您在戰場上的威名和武勳天下人不會忘記,太閣殿下也不會忘記,豐臣家的未來還需要您去守護,請您務必振作。”加藤清正感謝鍋島直茂的勸慰,鼓起信心,揚言這是在朝鮮最後的任務,必須把軍士全部帶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