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桑柔等人跟著葉安平,一路往龍標城急趕,偶爾空閒時,葉安平就和李桑柔說些關於楊老峒主家的閒話,路程過半,李桑柔對龍標城楊家,就有了個大概認知。
楊老峒主祖上,其實並不是九溪十峒的土著,楊勇的高祖科舉出身,頭一任就點到了九溪十峒來做官。
楊勇高祖舉家赴任,到任之後,卻一任接一任,只升官兒,就是不挪地方,楊勇高祖求調任的摺子上了不知道多少,半點用沒有,楊勇高祖寒門出身,上的摺子沒用,也就沒什麼辦法了。
最後,一連六任將近三十年,楊勇高祖死在了任上。
楊勇高祖死後,被朝廷大加表彰,推恩到楊勇曾祖頭上,接下了曾祖的官職。
楊勇曾祖接任到第二任,天下大亂,楊家從朝廷官員,就地轉化為九溪十峒的土皇帝之一。
楊勇曾祖和祖父,都是自小讀書,守著高祖曾祖積累下的餘蔭,艱難守成,到了楊勇父親,全走路就請了武先生,讀書兼習武。
從楊勇父親起,楊家就開始積攢實力,往外擴張,到楊勇手裡,九溪十峒,西接川蜀,東連潭州,往北到石門,都是楊家勢力所在。
楊勇文韜武略,武功高強,身強體健,健健康康活到了九十多歲,壽終正寢。
這九十多年裡,楊勇娶了五房媳婦,生了九個兒子。
武老夫人是楊勇最後一位夫人,只生了九公子一個兒子,卻是楊勇諸子中,最肖似楊勇,最有能力接掌老峒主大位的人。
從九公子十來歲起,楊勇就將這位九哥兒帶在身邊,耳提面命,細心教授,到楊勇撒手而去時,九溪十峒的峒務,楊勇已經撒手不管一兩年,諸般事務,都已經移交到九公子手裡。
楊勇其餘八個兒子,除一子早夭外,其餘七子,從成人起,就各掌一峒,餘下三峒,由九公子親自執掌,這三峒,是九溪十峒中,環在龍標城周圍,也是最富庶、實力最強勁的三峒。
九公子這位二代老峒主,已經年過五十,有一妻一妾,妾王氏早亡。
妻田夫人生了三子一女,妾王氏生了一子兩女。四子中,三子楊致安、次女三女為妾王氏所生。
如今四子都在龍標城,三女被葉安平帶至安慶府葉家。
楊老峒主長子楊致立已經成親,娶婦石氏,已經生了一子一女,長子四歲,幼女才幾個月。
楊致立媳婦石氏孃家,原本是九溪十峒僅次於楊家的勢力,卻在九溪十峒中,最早歸附於楊勇。
現如今石家父子都是楊老峒主最倚重的膀臂,石氏長兄次兄,正領兵駐守在離長沙城不過百里的湘鄉。
楊致立和媳婦石氏青梅竹馬,石氏和楊致立三個妹妹自小一起長大,情份極好,特別是和大妹妹南星,情逾姐妹。
次子楊致平去年剛剛成親。
楊老峒主極敬重母親武老夫人,凡大事,必定和武老夫人商量後再定。這也是楊勇臨死前的交待。
……………………
李桑柔等人星夜兼程,趕往龍標城的時候,豫章城外,滕王閣的文章評選,到了百天大評。
百天大評之前一個月,駱帥司就廣發請柬,邀請洪州各地教諭,有功名計程車子,聲名在外的才子大儒,到豫章城共同品評才子佳作。
前兩三天,帥司府就派人到連廊旁邊,搭起了高臺。
到了百天隔日,先宣佈了第十個十天小評選的前三,接著,駱帥司上臺,宣佈了百天大評的前三。
這三篇文章早就按當天來的人頭謄寫出來,駱帥司在臺上宣佈,臺下,小廝們將三篇文章一一遞給諸位教諭,大儒和才子們。
駱帥司上臺時就拉長著臉,宣佈了三篇文章,兩根手指捏著,舉在臉前,斜著眼,一臉嫌棄的看了片刻,手指一鬆,由著寫著三篇文章文名作者的紙飄飄蕩蕩落到臺下。
“這是滕王閣!”駱帥司手指點著不遠處的滕王閣工地。
“這是重金!”駱帥司的手指再點向臺子旁邊托盤上堆起的銀錁子。
“唉,就是這樣的文章。”駱帥司再點向臺下諸人手裡的三篇文章,“諸位好好看看,細細看看,慢慢品品,這文章,寫得怎麼樣?足以代表我洪州的人傑地靈?
“諸位,來,哪位覺得這三篇文章足以代表洪州,舉個手,讓本帥司瞧瞧。”駱帥司手指從這邊點向那邊。
臺下一片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