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忙點頭不跌道:“認得認得,當年俺要跟他走,他不準。寫了假書信騙俺,叫俺去天台山拜師學藝。俺學藝回來在家呆了兩年,後來母親病逝。俺便欲投湯大哥,但俺不知道湯大哥在哪。當年他說去滄縣找你,俺便去了滄縣,後來聽人說你在亳州,俺才又來了亳州。”
劉福通聽到這裡,打斷了大奎的話問道:“你有何憑證?”
大奎道:“俺有當年湯大哥給俺寫的信,不過進城的時候被軍兵搜去了。”
劉福通轉頭問王朗:“王大人,書信何在?”王郎道:“確有一封書信,不過與此案無關。”劉福通道:“書信拿來我看。”
王朗轉身在公案上拿起湯和書信交予劉福通,因為時隔多年紙已泛黃但字跡尚很清楚。
劉福通看了看道:“恩,確是湯將軍筆跡。”接著又道:“但時隔多年,恐怕物是人非,此事尚有可疑。你是如何拿到的將軍印信?”
大奎無奈又將對王朗說的話說了一遍。
王朗不由喝道:“一派胡言,憑你之力如何能勝過答失八都魯。你的雙腿怎麼能賽過千里良駒?”
劉福通沉吟道:“我泱泱華夏,歷代能人異士頗多。此人所言真偽我們一試便可知曉。”說著對大奎道:“既如此,咱們再做個驗證。此官衙門前石獅,各重六百餘斤,你若能把其中一個拿進堂來我便信你。”
大奎聞言道:“也好,叫你看看俺的本事。”說完轉身便走。
王朗一見剛要阻攔,劉福通伸手示意不必。並輕聲道:“此人不像作偽,如他真能把石獅拿來,那我大宋又多一員猛將。”
王朗恍然大悟,連道::“元帥英明”。
大奎出了衙門大門,來到門口左邊石獅前。雙手扳住石獅底部一用力,‘咯嚓嚓’石獅已錯出底座。大奎一手托住石獅腳底,一手緊握石獅頭部凹凸處。擰身發力大喝一聲“嗨”諾大的石獅已扛在肩上,門前守衛的兵卒及路過的百姓大驚失色。
大奎在天台山每日負重約五百餘斤。這石獅重逾六百斤,曉是大奎後天練就了神力也頗感吃力。即便是這樣,也不能叫他們看輕了。大奎咬緊了牙,使出渾身力氣邁開了步。一步步走進衙門進了大堂。等到‘咚’一聲將石獅放在堂前,劉福通眼裡閃著異彩讚道:“壯士好力氣啊。哈哈哈哈。”王朗也在一旁陪著笑。
大奎深深撥出一口氣道:“這回你們信俺了吧。”
劉福通笑道:“信了信了,壯士如此身手,又有湯將軍書信,老夫怎能不信。”
大奎道:“那你可以告訴俺湯大哥的去處了吧。”
誰知劉福通眉頭一皺嘆道:“壯士莫急。”頓了頓道:“湯將軍近些年在江南各地四處拼殺,攻城略地。恐怕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找得到的,這樣吧。我即刻派人去江南尋找,如若找到再通知你。壯士意下如何?”
大奎道:“那俺就在這乾等著?要等多久?”
劉福通道:“若是壯士覺得煩悶可去軍中任職,我看這樣。壯士便在軍中暫任偏將之職如何?”
大奎甕聲道:“偏將就偏將,當偏將管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