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高升.卻為何如此愁眉不展啊.”湯和首先問道.
大奎也不隱瞞.當即由懷中掏出了那張名單道:“湯大哥請過目.”
湯和接過了名單.只是掃了一眼便即還給大奎.卻是一言不發的向廳中牆上的一副匾額望去.大奎不禁隨著湯和的目光看向那面牆上的匾額.
匾額上書四個大字:鐵面無‘私’.
湯和笑問:“兄弟可知這鐵面無‘私’的典故.”大奎搖搖頭.
湯和隨之說道:“北宋嘉佑年間.出了一位好官.此人姓包名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北宋仁宗時進士.曾任州.縣官.後升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大學士.開封知府.御史中丞.樞密副使.
他為官剛直不阿.不屈權貴並主張對外嚴修武備.‘精’選將才.招募義勇.廣儲糧食.以抵禦外侮;對內抑制宦戚特權.選用賢俊.廣開言路.整飭吏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他嚴格執法.六親不認.敢於摧折權貴.為民伸冤.
百姓感念其愛民如子.將其譽為包青天.其不畏強權.卻為百官所忌.因其膚‘色’太黑遂‘私’下里叫他包黑子.而鐵面無‘私’這四個字便是包拯的寫照.”
大奎聽了湯和說到這裡.哪裡還會不明白湯和大哥什麼意思.這些他也知道.但卻不是大奎心中的癥結所在.
湯和畢竟是老於世故.見到大奎臉上神‘色’.不禁莞爾一笑道:“為百姓民生.千刀萬刃又何妨.這句話你忘了嗎.”大奎聞言不禁羞愧難當.湯和續道:“以前湯某認識的那個張大奎哪裡去了.為了一己之‘私’便棄家國民生於不顧.”
大奎當即起身.向著湯和雙手抱拳道:“湯大哥.我…….”
湯和不禁哈哈大笑.眼中竟已是淚光盈盈.
湯和站起身來.大步向外走去.大奎一直送到‘門’前.眼望著湯和走遠.卻聽到湯和長聲‘吟’道:“忠直男兒真顏‘色’.赤血千里慰平生.”
不光湯和走了.楊小虎也隨著去了.只留下大奎站立在‘門’前暗自發呆.此時的大奎已不是那個馳騁疆場的英豪.卻又回到了從前.變成了那個傻蛋…….
刑部證物房的髒銀贓物越來越多.大奎的心裡卻也是越來越沉重.心中難以決斷.卻誰也幫不了他.大奎有些怕了.他怕失去自己美滿的家.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所有名冊上的名字.俱是暗探所查.既是名單上羅列了這許多名字.既是不避親疏的一一查實.吳王的意思大奎也已明瞭.但有一點大奎可以預見.那便是一旦發生變故.被報復的不會是吳王.而恰恰會是他張大奎.
別的大官之間兒‘女’聯姻沾親帶故朋黨遍佈.而大奎到如今仍是孤身一人.往常行事總是擺著一副鐵面無‘私’的樣子.走到哪裡都要殺幾個人.如此一來.大奎在江南百官的眼裡已是異類.或許吳王將查辦江南百官貪墨髒銀的案子全權‘交’由大奎來辦.就是看在大奎辦案公允的份上.
大奎覺得身心俱疲.坐在大堂上已是昏昏‘欲’睡.正當這時.手下數名校尉進了大堂.吳浩龍來到堂前當先拱手道:“稟大人.您‘交’代的名單上共一百六十五名人犯俱已拿獲.查獲髒銀贓物共計二十五萬兩.另有轉匿髒銀贓物者現已一一招供.請大人示下.”
大奎強打‘精’神道:“派出人手追查髒銀下落.務必一一收繳不得有錯漏.去吧.”吳浩龍拱手領命轉身出了大堂.
另有校尉稟道:“大人.衙‘門’外有人求見.”
大奎皺眉揮揮手道:“一概不見.”說著伸手‘揉’了‘揉’額頭.
應天府如今鬧得天翻地覆.總有人前來走‘門’子求情.大奎已是不勝其煩.故此但凡來人.大奎一概避而不見.怕的是擾了心緒.這刑部衙‘門’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闖的.非三品以上官員不得擅入.所以大奎才得以躲在衙‘門’裡辦案.
那校尉支吾著道:“那個下人是來送信的.說是御史中丞劉基劉大人家的.”
“什麼.”大奎聞言一個機靈坐起身來.心中不禁疑‘惑’.難道劉基劉伯溫也牽扯其中.當下大奎吩咐道:“叫他進來.”校尉領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