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腿’上有傷.大奎坐著轎子.眾屬下策馬跟在左右.一路護著大奎回了蘇州吳縣.
為盡忠職守.大奎幾經奔‘波’.回到張府之時.竟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黃鶯見到大奎竟然傷了一條‘腿’.頓時驚得‘花’容失‘色’.能傷大奎的該是何等高手.大奎此行該是如何兇險.黃鶯不敢去想.只要大奎平安無事.那便是老天的眷顧了.
又在家裡將養一月有餘.大奎終於痊癒.此刻的張長風已學會了走路.口中總是咿咿呀呀的不知說些什麼.有嬌妻相伴.愛子承歡膝下.這份天倫之樂大奎想了很久.如今終於得嘗所願.
大奎帶著一家人去逛了蘇州‘歸源寺’進香.‘歸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築.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臺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驚歎不已.堪稱傑作.
西‘花’園的放生池同樣引人入勝.池內有很多魚和鱉.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還有一隻三百多歲的大黿.只有在炎熱天氣才出水一現.
黃鶯進了香.又說要去遊太湖.大奎頓覺十分有理.自從來蘇州安家.尚未到太湖一遊.卻不得不說是一大憾事.
大奎買了一艘遊船.‘花’了近千兩銀子.這還是他為官以來第一次‘花’這麼多錢.
泛舟湖上.水光山‘色’綺麗無邊.遠望七十二峰倒影湖中.亦真亦假如夢似幻.
午時.就在船上開火燒菜做飯.鐵嘎達送來一尾大鯉魚.這魚卻有十餘斤重.不光如此.馮師爺還請來了蘇州名廚掌勺.
不光是紅燒錦鯉.還有天下聞名的太湖三白.所謂的太湖三白既是:太湖銀魚.太湖白魚.太湖白蝦.
太湖銀魚:長二寸餘.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故稱銀魚.‘春’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宋代詩人“‘春’後銀魚霜下鱸”的名句.把銀魚與鱸魚並列為魚中珍品.銀魚原為海魚.後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貴特產.銀魚‘肉’質細嫩.無鱗、無刺、無腥味.可烹製各種佳餚.
太湖白魚: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是食‘肉’魚類之一.白魚‘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是太湖名貴魚類.《吳郡志》載:“白魚出太湖者勝.民得采之.隋時入貢洛陽”.當時白魚已作為貢品上貢皇庭.白魚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長.以小魚蝦為食.是太湖自繁睡魚類.一年四季均可捕獲.在六.七月‘生’殖產卵期捕撈產量最高.《吳郡志》有“吳人以芒種日謂之入黴.梅後十五日謂之入時.白魚至是盛出.謂之時裡白”.
太湖白蝦:民間素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的讚譽.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用白蝦做的“醉蝦”放在桌上.蝦還在蹦跳.吃在嘴裡.奇嫩異常.鮮美無比.蝦還可入‘藥’.託痘瘡、下‘乳’汁.壯腸道.是強壯補‘精’‘藥’.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後若喝一碗蝦米湯.頓覺腸胃舒適.美味不盡.
席間只有黃鶯為伴.大奎懷中抱著張長風.一家人和睦溫馨其樂融融.
只是大奎總覺得黃鶯似有心事.不禁問道:“鶯兒你怎麼了.”
黃鶯微微一笑道:“你此次出行時只帶了五百兩銀子.為何回來以後竟能買得起這般奢華的遊船.”
大奎聞言笑道:“不義之財取之無妨.”說著大奎向黃鶯詳解了此番遠赴臨江府.再奔嶽州的事情.其中與樓伊賀對決之事卻只是輕描淡寫一言蔽之.
黃鶯聽完大奎所言.不禁暗皺眉頭道:“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夫君為何變了一番模樣.不義之財不可貪戀.你我二人的奉銀已經夠我們下半生所用了.為何還要節外生枝.莫要忘了皇上的囑託.莫要知法犯法啊.”
大奎想了想才道:“那這三十萬兩銀子.依夫人之見又當如何.”
黃鶯想都不想便道:“自然是上‘交’朝廷.以免惹禍上身.”
大奎聞言呵呵笑道:“儉以養德.這話不假.錢財雖是身外之物.但卻是多多益善.只要不是欺詐坑害百姓所得.便不妨事.”大奎一頓又道:“錢雖非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這三十萬兩銀子留在身邊.權作不時之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