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186章 韓王者昭

——侄子或許不知道韓昭此行單于庭所為者和,王后就算隱隱有猜測,恐怕也知道的不全。

但大漢心裡十分清楚:韓昭這次能從單于庭全須全尾回到部族,絕對算得上是撿回了一條命!

“如此之境遇,也不知父王當年因何之故,舍故土而至此···”

語氣中滿帶著蕭瑟從榻上坐起,韓昭苦笑著搖了搖頭,揮揮手,示意大漢靠近些。

“寡人自龍城而歸,不見左賢王軍於外?”

聞言,本低頭感懷的大漢下意識抬起頭,就見韓昭目光隱晦的瞥了眼氈帳外,旋即將上半身前傾了些。

大漢趕忙靠近了些,附耳低語道:“自單于召大兄於龍城後數日,左賢王便已撤軍。”

言罷,大漢稍遲疑片刻,終是一咬牙:“大兄,吾等會故土吧!”

聽親弟弟提出如此駭人的提議,韓昭猛然一睜眼,大漢順勢跪倒在韓昭面前。

“弟生於胡地,不知故土之景;大兄亦苦於部眾生計艱難。”

“今左賢王又已撤軍,大兄何不率眾暗涉大幕,一路散盡部族牧畜,以歸故土?”

說著,大漢的面色流露出明顯嚮往的神情:“弟雖粗鄙,亦略通養馬訓騎之術,以此傍身,陛下未必會因父王之故,怪罪吾等?”

看著大漢目光中暗含的憋悶,韓昭緩緩站起身,負手來到帳中燃燒著的陶爐旁,將手緩緩伸到火爐之上。

“還不是時候啊···”

思慮良久,韓昭終究是不甘的搖了搖頭。

“頹當。”

一聲清冷的呼喚之後,韓昭滿是哀痛的回過身,對身後的大漢鄭重一拜:“若事有不測,王兄喪命於胡地,嬰兒與王后,便交由頹當代為看顧了···”

“大兄何出此言?”

看著大漢驚駭的目光,韓昭面色暗沉的搖了搖頭,旋即再一苦笑。

“為兄此行,單于雖未怪罪,然單于庭諸蠻皆以吾部為無用,擬逐吾等於甚北。”

“事已至此,吾等斷無再留胡籬之理;然吾韓王部居於幕北,距漢邊者遠甚。”

“待時機成熟,為兄自當以身為餌,以取部眾歸漢之良機!”

說著,韓昭目光中滿帶著傷感,緊緊握住大漢的手:“為兄再入單于庭之日,便乃頹當引部南歸之時!”

·

·

·

PS:1.對於韓王信的家系族譜,史料上並沒有記載的十分詳細,目前能確認的只有韓王信本人叫韓信,次子名韓頹當,後為漢室封為弓高侯;長子所生之嫡孫名韓嬰,受封襄城侯。

至於襄城侯韓嬰之生父,即韓王信世子,歷史上的匈奴韓王之名諱,卻無法從史料中找到參考。

所以,是的,佐吏又開始發明創造了——韓昭,我給韓王信的長子取了一個新的名字···

2.或許在大家的固有印象裡,遊牧民族都應該是大口吃著肉,大口灌著馬奶酒的豪爽漢子?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不光是匈奴人,包括後世的鮮卑、韃靼,乃至於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勇士們,其主要食物來源都並非牛羊肉,而是以牛羊所產之奶所製作成的乳酪等乳製品。

真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在匈奴時期就連部族小王都做不到,恐怕也只有單于能肆無忌憚的吃肉吧。

畢竟,恩克兄弟都被各路好漢吃窮了,當時窮的只剩牛羊的匈奴人,又怎麼敢殺雞取卵,殺食賴以為生得牛羊呢?

3.匈奴右賢王部究竟是否有五十萬人?又有何證據?

簡單說一下吧,免得有人說我水字數。

從初代單于冒頓到軍臣血洗右賢王一系之間這四五十年內,右賢王部作為匈奴雙頭鷹政策中,主要負責對漢戰略的主力,幾乎都以‘率騎十萬’這種規模出現在漢匈邊界,撇開從別的部族抽調、奴隸衝抵,以及男女比例、老幼佔比等因素,幕南能拉出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那起碼是有百萬以上的人口的。

而幕北的單于庭和幕南又隔著蒙古大沙漠,右賢王部對於匈奴而言,可以說是鎮壓幕南的‘都護府’性質,無論從戰鬥力,兵力,乃至於人數等方面,最起碼都應該佔據幕南整體數量的一半以上。

這便是佐吏得出‘右賢王部有五十萬人’的論證思路,若有高人指點,佐吏洗耳恭聽。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