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274章 賈生之論

經過漢懷帝劉恭的誕生,以及劉弘加冠之禮的結束,劉弘地法統,算是被疏離清晰。

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為王朝的法統建立起辯證體系。

如:漢室究竟是繼承了秦的法統,還是周的法統?

這件事,對於漢室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而這個問題的最優解,劉弘早就已經得到,並在片刻之前,遞到了袁盎手中。

隨著御輦駛入司馬門,袁盎那低沉的誦讀聲,也將那篇絕世之策論重現在了劉弘腦海之中。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

誦讀到這裡,袁盎的語調中突然帶上了些許心虛。

略有些詫異的抬起頭,見劉弘只淡笑著示意自己讀下去之後,袁盎才將注意力重新移回手中竹簡之上。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讀到這裡,袁盎已經清晰地認知到,手中拿著的,究竟是什麼性質的策論了。

——以前朝之失,指今朝之舉的皇命論!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將整個上篇誦讀完,袁盎並沒有趕忙繼續看下去,而是將竹簡稍合起,閉上眼晴,吸收著方才所看到的內容。

再看下去,袁盎的面色逐漸莊嚴起來;原本略有些刻意的嚴肅目光,在此刻卻逐漸轉變為炙熱,以及虔誠!

“秦滅周祀,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故先王者,見終始不變,知存亡之由···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於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將中篇也看完,袁盎已顧不得維持面上恭敬,只迫切的望向下篇。

“秦併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其救敗非也···”

“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滿是莊嚴的將最後一句誦讀而出,袁盎的神色中,流露出一絲極盡的享受。

——賈生,大才也!

暗語一聲,袁盎後知後覺的看到劉弘饒有興致的目光後,趕忙將神情收拾好,不著痕跡道:“陛下以為,此論所言如何?”

聞言,劉弘卻是笑意更甚:“袁中郎無須忌諱,但言無妨便是。”

見劉弘如此模樣,袁盎幾度望向劉弘,反覆確認過後,方滿是敬意的一拜。

“賈生之才,恐不下留文成侯!”

“得如此大才,誠臣天之授福,以助陛下立不世之功業···”

聞言,劉弘面色陡然一淡,終不再帶有任何試探。

“朕欲以賈生領尚書令,袁公可願暫居賈生之下,佐朕釐清吏治?”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