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165章 帝王心術

要說真的希望小皇帝身強力壯,那就是說笑了——陳平巴不得小皇帝早早夭折絕嗣,讓一切回到十一月的模樣。

但在匈奴人面前,陳平又本能的不希望被看出漢室內部的矛盾,甚至於在內心深處,陳平都不希望劉弘被匈奴人看清!

這種複雜的清晰,讓陳平心中可謂五味陳雜,說不清,道不明···

“丞相之言,朕謹記於心。”

淡笑著應下陳平的‘關心’,劉弘自然地將話頭一轉:“不知丞相此番入宮,可有要事?”

在陳平帶著疑惑入宮時,劉弘下意識做出了‘粉飾太平’的決定:當著陳平的面,下令解除未央宮的宮禁,以此傳達自己沒事的訊息。

但轉念一想,劉弘又覺得沒必要這麼緊張——又不是真的有事,何必那麼著急證明自己沒事呢?

反正沒有大礙,倒不如將此事模糊化處理,讓陳平拿捏不準自己究竟有沒有事,從而做出一些激進的判斷。

滿打滿算,坐上皇位也有小半年了,對於帝王心術,劉弘也算是有了初步的認知:無論真實狀況如何,永遠都不要讓臣子猜到!

如果是以前,劉弘肯定會認為:做皇帝,就是在‘是’的時候,讓臣子以為‘不是’;在‘不是’的時候,偶爾讓臣子以為‘是’。

但現在,劉弘的選擇已經逐漸趨於成熟——不管自己怎麼想,都不能讓臣子猜到;保持神秘,才是合格的皇帝所要做到的第一件事。

就像現在,劉弘先是成竹在胸的解除了宮禁,然後似有些‘心虛’的轉移話題,甚至隱隱透露出‘丞相沒事就退下吧’的潛臺詞,陳平本淡下來的面色頓時就又複雜了起來。

只見陳平下意識撇了一眼張蒼,旋即躬身一拜:“陛下既無大礙,臣便告辭。”

劉弘亦是適時的擺出一副隱隱不安的表情,‘強裝鎮定’道:“如此,朕也不留丞相用膳了。”

看著陳平邁著平穩的步伐,緩緩走去溫室殿的背影,劉弘暗自嗤笑一聲,陷入思慮之中。

“欲蓋彌彰,似是如非,這才是帝王心術嗎···”

而在劉弘看不到的角度,背對劉弘走向宮門的陳平,那深邃的黑眸中滿是鄭重。

“絳侯啊···”

“吾二人之抉擇,究竟是對,還是錯呢······”

·

·

·

PS:關於本章中所言:孝惠皇帝死後,呂后並未改稱太皇太后,而是仍為太后,且不尊張嫣為太后,而是以‘孝惠皇后’稱之,這件事,幾乎是所有關於漢朝的史書中,統一的記載。

或許大家會覺得匪夷所思,別意外,佐吏一開始也同樣覺得難以置信:這種誇張的操作,呂后真能做出來嗎?

這會不會是史書上,為了掩蓋劉恆旁支奪嫡,出於政治正確而上的春秋筆法,刻意去黑呂后?

帶著這樣的疑惑,佐吏日常性沉浸到了資料文獻之中;但最終得出的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在如今現有的有關漢朝的研究工作中,並沒有全面否認這段歷史記載真實性的文章和文獻,只有寥寥幾篇歷史本科畢業論文,提出了和我相同的猜測。

那幾篇文章也沒有拿出堅實有力的依據,來證明這段歷史是假的;雖然得出了‘此乃史書為尊者諱,掩蓋漢文旁支奪嫡’的結論,但論文最終的成績也不是很高。

佐吏本人的水平也十分有限,不敢將妄自猜測用於書中;又沒有找到權威的研究結果可以為這種猜測給出依據,所以在書中,就以《史記·呂太后本紀》所記載為準了,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關於這件事究竟真相如何,以佐吏目前涉及到的知識面,所能得出的結論是‘史書記載的就是真相’;如果有書友對此持疑惑,並且可以拿出可信可考的史料依據,佐吏完全接受友好的學術討論,但希望大家不要以邏輯為依據,對書中這段描寫提出太大的反對或質疑。

畢竟,歷史有些時候真的不太符合邏輯,比這還要操蛋的事,在歷史上發生過太多次了。

書閱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