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剛離開板凳,就聽他突然說:“那個人是蘭兒的丈夫,劉壯。”
尹林江聞言,又沉默地坐了下來。
此刻的他,只是一個傾聽者。
馮建國沒急著繼續說,而是又抽了兩口旱菸,平復了一下心情才緩緩開口。
“蘭兒比小俊大三歲,小時候我跟她媽忙,顧不上,是她一口米湯一口飯給小俊帶大的。
她對小俊,甚至比我們當爹媽的還要上心,小時候天天哄著睡覺,等大一點就揹著上山,摘菌子挖野菜去鎮上賣,說是要給小俊攢將來讀書娶老婆的錢。
說實話不怕老弟你笑話,我父母走得早,娶小俊媽的錢都是東家一塊西家五毛湊來的,以我們家的條件根本供不起兩個娃娃上學。”
尹林江點點頭,算是回應,心情卻沉重的不能再沉重。
他也是從小地方出來的,家裡也有姐姐,再清楚不過馮建國輕描淡寫的一句供不起,對於當時的馮蘭而言有多不公平。
可他又有什麼資格說別人。
就連他自己,都是踩在自己哥哥姐姐的肩膀上,才走出了那座對於許多人而言一輩子也翻不過的大山。
他大哥雖然小時候成績不好,在上學這方面沒有天賦,也照樣在父親的棍棒下混到小學畢業。
而他的兩個姐姐,只是在最初父母為了向孩子們彰顯自己一視同仁,擔心他們覺得偏心,才送到學校做了幾天面子功夫。
再之後,她們就不提去上學的事情了。
因為父母不止一次在她們下學後,無意間提起家裡的雞鴨要餓死了,弟弟也沒人帶,他們如果留在家帶孩子,那等秋收的時候大家就會沒有糧食,一起被餓死。
別人家的事情尹林江或許不清楚,但他知道,自家大姐二姐對於父母,心中一直是有怨恨的。
他們不直接說你不要去學,只是毫無顧忌的將苦難都堆在你面前,逼著你睜眼去看。
在你痛苦做出決定時,他們又說“這可是你自己選的,將來不能怪爸媽偏心”。
真的是自己選的嗎?
尹家大姐去年病糊塗了,抓著尹林江的手,重複地問他這句話,迫切的想得到一個答案。
可等她病好了,又對這件事情絕口不提,只說當年家裡的條件不允許,供不了那麼多學生。
馮建國似乎也想到什麼,眼底除了痛苦之外,閃過一絲愧疚。
他搓了搓臉,繼續道:“還好小俊這孩子爭氣,沒有辜負他姐的期望,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是尖子生。
可他太內向了,初升高的時候校長給我打電話,說是想讓我們帶小俊去看看心理醫生,不然有可能會影響他的升學。
當時家裡為了他上高中,把養的豬和雞鴨什麼都賣了,連學費都湊不夠,哪還有錢去看什麼醫生。”
“所以,你就把馮蘭給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