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子民:7835人
擁有城池:一座
底下的爭吵聲漸漸停了下來,他們分成了三派。一共11名大臣,三名支援叫朱國。原因很簡單,大王姓朱嘛。
其中三名支援叫楓國,另外四人支援叫炎國。原因也簡單,附近有兩座較大的城邦,叫楓之國炎之國。
自己現在主要的事就是投靠一個較大的城邦。朱欣注意到,任何一個大臣的忠誠值,都在80點以上,這就意味著不需要害怕他們會造反什麼的,更重要的是,他們應該會盡心的輔佐我,儘可能的出謀劃策。
11個人,十個人投了票,僅剩下一個羅勇沒說話了。
羅勇的智力值是四星,雖然智力值並不代表一定聰明,但最起碼羅勇也是可以擔當的起一個軍師的稱號。畢竟其他的十位大臣的智力值可都只有三星呀。
朱欣提問道:“羅勇,你有什麼看法?”
羅勇站了起來,回答道:“王,我認為議國號和向何邦請求附庸是有關係的。”說完從附近侍從手中接過地圖,攤在地面上。
“王,我國附近的兩座大邦,楓之國與炎之國各國子民近三萬,兩國相互攻打,我國無論附庸何邦都會招致另一邦的仇恨”
是啊,自己子民不到8000,一旦惹上了任何一國,很快就莫得了。
“你認為我國應該附庸何邦”朱欣問羅勇道。
羅勇指向地圖西南方,凌國。
凌國距離這約60餘里,比楓之國炎之國要遠的多,更重要的是,它好像已經步入了奴隸制時期。
“王,凌園國民雖然只有兩萬餘人,但其奴隸有近五萬人,實力絲毫不弱於楓炎二國呀。”羅勇勸說道。
話音剛落,一位大臣立即急聲呼道:“王,不可呀,難保凌國不會趁機侵佔我邦呀,倒是吾等恐怕要通通淪為奴隸啊!”
“是啊!”餘下九名大臣無一不反對羅勇的想法。
說到底還是自身實力弱,小國寡民,一旦附庸一邦,其餘諸邦難保不會趁機攻殺過來。
朱欣有些為難,附庸何邦都不好,附庸附近兩個大邦,容易遭受另一個大邦的
攻打。附庸凌國,又害怕凌國藉此機會吞併掉自己。
至於一個都不投靠,那就是自立了,那更簡單了,三個都來打你,那死的更快啊!
“王,如今楓炎兩國很快就要開戰,而凌國卻不參與,我們若加入楓炎兩國任意一國恐怕子女死傷慘重啊!”羅勇勸說道。
“王,附庸何邦,恐怕都不容易。但是凌國距離我邦十分遙遠。如若凌國真有吞併我邦之意,等到凌邦軍隊趕到之時,我邦士兵早已整頓齊全,以逸待勞。於我邦大利,諒他凌邦動手時也要思量思量。”一位大臣分析道。
朱欣記得他叫景冮,之前支援朱國的一位。
景江接著分析道:“王,若附庸凌邦,我幫必須大力整頓士卒,訓練士兵方可自保。”
幾名大臣又是議論紛紛,但是很明顯支援附庸凌邦的人數漸漸變多了。
話題一轉,又一位大臣站起身道:“王,我邦士兵加上殿中侍衛共有500人,我邦糧草可供500人使用三個月,邦內精良武器有500把武器上可用,其餘破舊武器可供我幫7000子民使用”
一般來說,像朱欣這樣的小國,都稱之為邦,只有大邦才有資格稱為國,小邦打仗一般都全體上陣。男女對半,十歲以下小兒不上陣外,大概還有近3000餘名丁壯。
朱新見大局差不多定了下來,遂命令道:“向凌國送信,請求向其附庸。”
“是,王”眾大臣應道。
一位大臣提醒道:“王,國號定何名。”
“國號之後再議”
“是。”
“命令我邦丁壯儘快訓練,在楓炎兩國交戰之時,便宜行事。”
底下大臣聽到命令的一剎那,頭都抬起兩眼放光,齊聲吶喊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