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河帶著兵馬已經等在城外,現在的他已經升職了,一躍幾個臺階,現在可是從三品定平將軍,此番除了去東可贊見自己的妹妹,還帶著文書勉交代給他的重任......
使臣一走京城的熱鬧漸漸平息了下來,因就碧水的到來,玉鸞不再每日都纏著大人和她玩耍,這讓文綿綿有了更多功夫處理其他事,第一件事就是要為碧水挑選先生,五歲的姑娘該要開蒙了。
雖然小姑娘嚷嚷著要寫信,但僅僅是自己張口,旁人代筆而已。
第二件事嘛,就是見了韓院判。
“王妃要辦杏林院?”
韓院判多少有些吃驚,他是家學淵源,醫術祖輩相傳,自然多對自己的技藝看的緊,哪裡能隨隨便便的教給外人呢?
文綿綿請他坐下,說了她自己的看法,“我也知道大多數的大夫都是家學淵源,生來就和草藥打交道,就算不是,那也是多年的學徒後才能成為弟子,再有好多年才能出師,其中艱辛自不必多說,我以為這種閉門造車之舉並不能久遠。”新
“醫術本就是造福黎民百姓的存在,若是固守自己的技藝,最後找不到心儀的弟子傳授衣缽,技藝失傳豈不可惜?”
“民間一直缺醫少藥,貧苦些的地方甚至沒有大夫,百姓想要看病不知道要走多久,是以我想著這大夫能不能多培養一些出來。”
“韓院判你聽聽我的想法......”
她也沒說你當先生的就要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畢生所學就教給學子,但可以批次教育,擇優傳承,“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聖手,哪怕他學個皮毛,僅僅能診治一些粗淺常見的病症呢?在有些地方已經夠用了。”
“作為先生,自然是想要將自己的衣缽傳承下去,但多少人找不到好苗子來學?”
“我們學院可以招啊,多招一些,出現好苗子的機會就會大很多,這個再來收徒,一邊帶徒弟一邊教學子,兩不耽誤。”
“再者我以為醫術是學無止境的,哪怕是聖手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比如之前的黑地仙,誰能料到那些專研藥膳補藥的大夫能破解呢......”
在說服人上面她向來是囉嗦的,但極少有她說服不下來的人,韓院判是有些動心的,尤其是文綿綿說會廣納名醫為先生,會定期舉辦醫術探討會,會無償向學院提供學習要用的草藥,作為學院的籌建人,除了物質上的供應以及對外的宣揚,她不會干涉具體的教學,可參考問心學院......
按照劉闊遠的話來說,她絕對是罕見的金主爸爸,從來都是隻投錢不瞎指揮。
韓院判心動了,就算到了他這個位置也是想要青史留名的,且他在宮裡當差,那是如履薄冰啊,若是能靠上安南王府,別的不說,以後小命都多了一層保障。
要知道在幾年前太醫院就有不少的太醫想要巴結上來,現在王妃給了機會,要是太醫院的人曉得了還不得死命的撲騰?
問心學院的古院長以前也只能說有一定的名望,經王妃的手一通運作,眼看著都要成天下學子的表率了,他統管的問心學院更是出盡風頭,現在可是東樞首屈一指的學府,就算那麼高昂的學費也有無數人揮舞著銀票只求一個能入學的名額。
要是將古先生換成他?
換成他爹?他祖父?
他們韓家從此起飛!!!
“韓家祖訓濟世為懷,府中後輩皆是秉承祖訓研岐黃之術,不敢懈怠,然一人之力終究太弱,黑地仙一事引人深思,家中祖父念天地之大,學無止境,王妃的提議造福天下蒼生,韓家有幸能參與其中,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真的不是他骨頭軟,是因為王妃能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文綿綿笑著點頭,“有韓家的參與進來,我對杏林院更加的有信心。”
接下來的事就好談了,她需要韓家給出章程,然後她略做修改,當然,在這之前她還要去一趟韓家,見一見韓家的老太爺。
到瀟湘書院看更新
筆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