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除農器稅和耕牛稅能讓百姓多耕種,多產量,朝廷能增加稅收,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增收遺產稅又可彌補這部分的損失......”
大理寺卿說了一大通,意思眾人都聽明白了,這一刀是要砍在在場的這些權貴身上,這怎麼能行?
要知道絕大部分的稅都是針對於底層百姓,他們天然的享受著一切,讓他們往外吐,這比殺了他們還難。
但他們能站出來反對嗎?
那不就是告訴皇上他們不願意?
但涉及利益問題,皇帝他們也敢得罪,就在有人準備站出來的時候,鎮國公先一步站了出來“老臣贊成謝大人的提議,家族選定的繼承人既然享受了權利,那就要一併接受上一任家主的責任。”
“我朝不是沒有出現過上一任家主故去,下一任家主摒棄上一任家主的責任,最後責任落到朝廷頭上的事。”
“在場的大人都明白,下一任的家族繼承人乃是家族發展的重中之重,若是遇到優秀的兒孫眾多,爭奪的厲害,勢必會傷及家族元氣,使家族走向沒落,使家族的財富流失。”
“若是有繼承法作為約束,這將是新任家主的依仗,律法會保護家族的財富,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的財富外流。”
古大人拱手,“敢問謝大人,這遺產稅如何增收?”
大理寺卿謝大人朝眾人說了,“此事提出並未定案,依臣之見,二十稅一。”
二十稅一,不到家族財富的一成,在場的人心裡都有一把算盤,此刻都在心裡噼裡啪啦的算了起來,對他們而言相當於是給朝廷繳納保護費,給了錢了朝廷就能保住他們財產,他們選定的繼承人也不用擔心兄弟來爭,因為律法不允許。
家族的交替也能更容易的進行,算起來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皇帝滿意眾人的神色,二十稅一,一百兩就是五兩銀子,十萬兩就是五千兩,增收這些有錢人的稅可比收百姓那點鐵器稅多的多。
何況東樞頭多少有錢人?
“謝愛卿的提議甚合朕意,此事就交由大理寺和戶部一同商議,儘快擬定章程,只一點,貧者無需繳納。”
眾人心思各異,但暫時沒法反駁,也反駁不了。
接下來皇帝就說起了農田治理的事,他們已經見過那些大糧商,雖然才見了幾個也確定老六媳婦並沒有胡說,那些大糧商對耕種的確很有經驗,若是將他們的辦法全都宣揚出去讓更多百姓受惠,最終他也就能受惠。
農田這事原本就是戶部的責任,但在戶部手裡並沒有什麼令人稱道的地方,皇帝此刻說出來不少人就心動了起來。
就在華旌勝要站出來領了這個差事的時候,他的好大哥華旌昌比他快了半步,同樣是要領了這個差事。
華旌昌的謀士說了和陸行一樣的話,華旌昌雖然對大位已沒了什麼心事,但他是皇子,是王爺,在弟弟們都如此出色的情況下他這個當大哥也不能安於現狀,以後的事以後再說,該做的準備要做起來。
兄弟兩人眼神交匯,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志在必得的意思。
他們一動,支援他們的人也都動了起來,朝堂上很快就掀起了一番唇槍舌戰。
華旌雲老老實實的站著,一副看大戲的樣子,就在兩人爭奪的十分火熱的時候文書勉出來說了話,“乾脆就分成南北兩個大片兒,安北王和安信王各自負責一片兒。”
這個方法雖然好,但又有問題,分別支援兄弟二人的朝臣都說了,好是好,但南方的良田本來就比北方的好,這不公平。
文書勉又說了,“是請兩位王爺分別負責,可有說還要比較?”
“就算要比較,那北方和南方本就不同,也沒人會將兩處的要求算成一樣的。”
皇帝大手一揮,“大將軍此言有理,如此著安北王負責北面,安信王負責南面。”
兄弟兩人宮拱手作揖領下差事,都準備大幹一場,爭取做出來成績。
華旌雲會心一笑,這下兩位兄長都有忙不完的事,應該沒有功夫來惦記他了。
“爹,哇啊。”
你回來那?
華旌雲一回府他的兒子扶著門框站著和他打招呼,華旌雲笑眯眯的上前抱起他,都聽了這麼久他多少也能猜出這小子的意思,“回來了,你今日乖不乖?”
“乖。”
小修睿在他臉上香了一下,“妹,乖。”
華旌雲一身疲累一掃而空,“妹妹也乖啊?”
“哇啊。”
華旌雲先去給皇太后請了安,此刻的皇太后正在陪著小玉鸞認識動物,那是文綿綿讓木匠師傅做的,小木牌上雕刻著不同的動物,還刻著相關的字,沒事的時候就給兄妹兩個玩兒。
院子裡孩童的笑聲不絕,小火苗和錦兒還有小蔓蔓今日高興壞了,因為放假的文溢清帶了同窗回來玩兒,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娃娃都喜歡和大孩子一起玩兒,你追我趕的熱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