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瑩芳從系統那裡得知,周家人有四個人喝了草藥,兩個孩子和兩個老人。其中一個孩子的母親貢獻了0.2的功德值,兩個老人各貢獻了0.1的功德值,其餘的就沒有了。
也就是說,一個母親並沒有因為孩子喝了草藥而感激藍家。老人們的子女們也沒有感激藍家。
這意味著,藍家給的草藥並沒有讓他們覺得滿意。
看來真的不能再接濟了!呂瑩芳搖搖頭。
伍興端著粥給老母親,伍母忍不住說:“倩兒身子有些發熱,不如去找藍家……”
伍興搖頭:“母親,剛才藍家的那個大娘拿草藥過來的時候,已經教大家怎麼辨認草藥了,這幾種常見的草藥還是容易找到的。等明天修整的時候,兒子就去附近看看。”
伍母一聽著急了,急忙拉著他:“這附近可是有不少野獸呢,你……”
伍興安慰道:“母親莫要著急,這裡有不少官兵呢!我們跟著藍家人的車伕一起就可以了。”
第二天天沒有亮,馮達就催著大家動身。畢竟不想跟著官兵後面吃塵土,就得走在前面。這條路並沒有怎麼整修,如果和官兵一起走,就得走在旁邊,誰知道草叢裡會不會冒出一條蛇或者其他野獸?
而藍家也早有準備,經歷野獸的攻擊和慘死的商人,他們和行軍隊伍只是保持了很近的距離。
現在是馮達一行走在前面,藍家局中,軍隊在後。
問題就出來了,馮達一行都是靠雙腿走,老幼病殘行走速度慢,很快就阻礙了後面的藍家。
藍家受阻,軍隊也快不起來。
曾茂策馬上前,發現了原因,上前找馮達聊天。
馮達不敢得罪曾茂,只是咬牙:“軍爺,小的們也是有限期的。走在後頭,可會耽誤事的。您看藍家的馬車那麼多,不如讓這些腿腳不便的老人幼童上藍家的馬車,這樣小的們也能走得快一些,不如您看這樣可行?”
馮達打什麼主意,曾茂一聽即明白。
他不是第一次在官道上和馮達相遇,倒是第一次見馮達那麼體恤犯人,居然還想著給犯人坐馬車。若是覺得老幼動作慢,怎麼不讓犯人上牛車?
曾茂冷哼一聲:“阻了押糧的隊伍,我就直接在和源州將你扣下。藍家還有一個當官的在幽州,你自己掂量。”說完,就冷冷地看著馮達。
馮達心中雖怒,可面上不顯,依舊帶著討好的笑容:“哎呀,是小的想差了。聽說周家還和藍家有舊呢!要不小的去問問藍家,可願捎上週家的人?”
這是把球踢到了藍家那裡去。
若是藍家不願意,那這些犯人心中的怨氣都是對著藍家的!
曾茂見他不死心,也不願意給藍家惹是非,只好搬出聖意:“是皇上允許藍家跟著我們走的。可本將軍沒有聽說流放的犯人能坐馬車的,要不,我回去幫你問問,是誰給您的意思?”
這話說得頗重,馮達不敢應承,只好點頭哈腰:“是小的逾矩的,大將軍大人有大量,小的只是不忍心。”
馮達回到隊伍裡就對著眾人說:“你們也聽到了,我本想幫你們爭取一下坐馬車的,不過沒有機會問到藍家,沒有辦法了!”
伍興皺著眉頭,藍家的藍榮合還有官身,這些下九流的衙役就敢欺上來。如今馮達這般慫恿,周家蠢蠢欲動,藍家估計是要面對難題了。
那周蒲一直強調自己和北定厚的老侯爺有舊,似乎藍家若不是不接濟,就沒有道義。這話讓衙役聽著,雙方都想跟藍家有交集。
伍興沒有想到,伍家比周家更快去找藍家求助。
伍興妻子前年病逝,新娶容氏。容氏還沒有生育,伍興在新帝登基的時候,就派人寫了休書,讓容氏回孃家,並且整理了財物,給忠僕放了身契,讓忠僕帶了些許財物離開。果然,沒有多久,罷官流放的旨意到了。
幸好,還留著他的命!
伍興子嗣艱難,只得一女倩兒,今年十三歲。倩兒一路過來,臉色憔悴,前幾天秋涼,晝夜溫差大,倩兒有些許咳嗽。如今倩兒面對的問題,是比咳嗽還要麻煩的。
伍興娘急得愁眉不展,倩兒居然這個來葵水了。她之前就秋涼咳嗽,加上第一次來葵水,疼得她快要走不了路。可是他們一行人夏衣單薄,又沒有針線,即使有草木灰,也沒有辦法處理。如果是秋冬,還可以脫下一件衣服來處理,可是夏衣就只有一件,總不能讓兒子光著膀子吧?
傍晚到了,大隊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