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從我12歲說起,我的家境還算不錯,從小媽爸就有意培養我的中英雙語。”
“那年,我接觸到一本書叫《大癲狂》,沒錯,就是投機之王利弗莫爾最喜歡的那本。”
“從那以後,我,迷上了價值投資。”
“經過孜孜不倦的閱讀,超強的眼光,我在26歲那年,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我還是深鎮第一批投資人士,第一批紅馬甲,更是證監會第一批持牌分析師……”
一位自稱交易員的自白,用非常平淡的語氣,講述在金融市場浮浮沉沉的一生。
他從來不後悔進入這個市場,更多是感到惋惜,無法陪著子女長大,很對不起家人,及對後來者的忠告。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交易員的身份也被大眾熟知,他是深鎮河警戒線的當事人。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訊息,被所謂知情人士披露,人們也得知了前因後果,沽空新能源,倉位被打爆。
“股市有風險,入行需謹慎啊。”
“想不通,既然能從遊資發展成機構負責人,管理千億資產,為什麼會想不開。”
“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是想開了?”
“越是成功的人,內心就越驕傲,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的一敗塗地。”
“似曾相識,如果良子以後撲街了,該不會也步入交易員的後塵吧?”
“有這個可能,不過機率很小,良子這幾年的盈利,基本都砸在蘇城了。”
“良子!我們蘇城之光,左金融,右實業,走得那叫四平八穩,不用擔心。”
網友們議論紛紛,特別是股民,他們太能理解,追高時那種忐忑激動惶恐的情緒。
這段影片,就像一盆涼水,幾乎澆滅新能源板塊投資者的狂熱情緒。
追漲殺跌不可取,寧願去賺90%機率的1%,也絕對不要去賺10%機率的10%。
所有操作的提前,都是為了保護本金,本金就是底氣,本金就是青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與此同時,會議中途,徐嘉偉敲門而入,來到陸良身邊,告知張敬的緊急來電。
“不好意思,我去接個電話。”陸良朝眾人抱以歉意,快步走出會議室。
他來到走道盡頭的窗戶,邊走邊給張敬回電,得知事件全貌,漸漸皺起眉頭。
看完長達十五分鐘的影片,陸良沉默“我們猜到開頭,但沒猜到結果。”
“大量籌碼在漲停板拋售,散戶封單基本沒有了,只剩下機構承接。”
張敬悵然若失,他知道影片內容有假,但假的地方不會也超過5%。
他相信每個交易員看完都能同情,都能感同身受,理解那種無奈。
他們猜到會有刀子,但沒想到會是這麼軟的刀子,沉默但震耳欲聾。
現在回過頭來,仔細想想,好像這才是最合適的最佳辦法。
陸良的脾氣,早就聲名在外,跟他來硬的,他只會更硬。
輿論施壓容易適得其反,不如用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懷柔之策,曲線救國。
“沒有散戶承接,那就先拋售一部分,看看明天是什麼行情。”
陸良眉頭緊鎖,沒想到會來這招,現在大量散戶跟風拋售,又沒有散戶頂板。
只靠他們賬上所剩的300多億,是無法維護十八隻股票的後續行情。
只能讓部分資金少吃一個漲停板,看看明天的情況。
人性的弱點就是容易同情弱者,但如果同情弱者的要求是放棄賺錢的機會。
明天的漲停板,會讓他們恢復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