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八章 大寫拆字

未時許,剛上任街道司司丞才不過一天的王浩,就叫上了他的好兄弟張三木,還有從街道司司丞位置上被免職的孫有財,他們一行三人,就出了街道司衙門,直奔御史中丞王拱辰所居住的翰林巷。

跟此前興師動眾叫上十幾名街道司計程車兵,去移除夏竦府前兩隻大石獅子相比,這一次,加上王浩也才不過三個人,則就顯得有些低調。

走出街道司衙門的王浩,左手上提著一個小木桶,上面用一個木蓋蓋著,裡面裝得是什麼東西,跟他隨行的張三木和孫有財都不曉得。

此外,王浩的右手則是拿著一根長大概一尺許的木棍,至於王浩用這根木棍來幹什麼,張三木和孫有財也都不知道。

他們三人沿著梁門大街往東走,過了內城的梁門後,繼續向東,途經經過西角樓、右掖門、宣德樓、左掖門、東角樓、便就到了潘樓。

在沿著潘樓東去十字街.被叫做潘樓大街,又叫土市子.還被稱為竹竿市.街道兩側有不少行裹角和茶坊,毎天五更的時候就開始點燈營業,還有不少博易買賣衣物圖畫花環領抹的鋪子,一直等到拂曉時分才散市.這被生活在東京城內的人叫做“鬼市子”。

在潘樓大街往東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處,西南角便就是大名鼎鼎的桑家瓦子,王浩路過桑家瓦子門前,覺得甚至好奇,就駐足觀望了一會兒。

便看到桑家瓦子之內,內有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裡瓦子夜叉棚,其中以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外面掛著的木牌上面寫著丁先現、王糰子、張七聖輩等人的表演節目單

在瓦子裡面中不僅有精彩的娛樂節目,還有很多人在此賣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

聽隨行的張三木和孫有財解說說,這些人終日居此.不覺抵暮,好不熱鬧。

除了街西南角的桑家瓦子之外,在大街附近北則還有中瓦和次裡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也是終日熱鬧非凡,令人流連忘返。

今個兒,若不是有公務在身,王浩就會到這幾間瓦子裡面轉悠一圈,看看這裡面都是一些什麼表演節目,對此不免感到有些遺憾。

剛過了桑家瓦子東側的十字路口,便看到了前方有一大片的居民區,分列大街的南北兩側,一眼望去,大有看不到盡頭的感覺。

就在大街的南側,便有兩個三丈許寬的巷子,根據張三木和孫有財的介紹,西側的這個巷子是西楡林巷,東側的巷子便是東楡林巷。

由於王拱辰在他十八歲的時候,就高中了進士第一名,登庚午科狀元及第,深得宋仁宗趙禎的賞識,特賜他的名為“拱辰”。

兩年之前,王拱辰被宋仁宗拔擢為翰林學士,知審官院,作為常駐京官,又是朝中大員,宋仁宗就把翰林巷的一處三進三出的大宅院賞賜給他用來居住。

這一處大宅院,前院打門則是在西翰林巷,後院小門是在東翰林巷,而被孫有財彙報為違章建築的偏房,則是坐落在後院,緊挨著東翰林巷。

鑑於王拱辰在執掌審官院的良好政績,再加上,王拱辰在代表宋仁宗兩次接待遼國派來的使者,面對遼國使者兩次向大宋提出索取領土的無理要求,他不甘示弱據理力爭,痛斥遼國使者蠻橫無理,以及遼國國君貪得無厭,使得遼國不敢輕舉妄動南下進攻大宋。

據此,王拱辰再次獲得宋仁宗的拔擢,遷御史中丞,執掌御史臺,這是當時諫官最高的層級,他多次諫言,也都被宋仁宗採納,可謂深得宋仁宗的信任。

如果說,宋仁宗對在西北邊境對西夏用兵,他需要倚重夏竦,那麼,在處理大宋朝政方面,他對於王拱辰也是非常信賴。

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夏竦和王拱辰就是宋仁宗的左右手,只是在處理侵街佔道和違章建築的事情上面,卻查到了他們兩個人的頭上,這確實也是個不小的諷刺。

在孫有財的帶領下,王浩和張三木走進了東翰林巷,他目測了一下,根據在巷口裡面西側所裡的“表木”,王拱辰後院緊挨著巷子西側的偏房,超過了“表木”大概有一丈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