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二章 開封大牢

心情極為迫切的宋仁宗趙禎,讓包拯歸班入列後,便朝著堂下的一眾大臣,用試探的口吻,問詢道:“諸卿方才也都聽了包希仁所言,朕若是下詔特赦範希文,不知諸卿意下如何?”

當宋仁宗趙禎問詢完畢,緊接著,站在堂下左側首位的晏殊,便持笏出列,旗幟鮮明地反對道:“啟奏陛下,老臣以為陛下為了這點兒小事就特赦範希文,期期以為不可。

交通新規才實施不足八日之久,在此期間,犯居住生活在東京城內的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嚴格遵守。如有違反者,皆受到了相應懲處,至今未有一人得到陛下特赦。

“而今目下,只因陛下想要儘快見到範希文,就對範希文一人進行特赦,此舉乃不公道也。若是陛下要特赦,理應把此前違反交通新規者,統統實行特赦,才符合天理公道。

“可若是如此,交通新規就將名存實亡,此乃不可取也。老臣贊成方才包希仁的提議。若陛下執意要面見範希文,就請到開封府的大牢之內,與範希文相見便是。”

要知道,晏殊和范仲淹二人不僅他同朝為官,而且是私誼深厚,為人剛烈而生性耿直的范仲淹,此前在仕途中並不順遂,正是在晏殊的大力保薦之下,才得到了宋仁宗趙禎的青睞。

再加上,范仲淹和晏殊又都是當時大宋的文壇旗手,二人經常一起品評詩詞文章,情趣相投,二人之間的友誼自然相當深厚。

佇立在堂下兩側的群臣,見到跟范仲淹關係過從甚密的晏殊,都已經表明了自己反對的態度,他們當中有不少人,以前被范仲淹得罪過。

恰在此時,紛紛持笏出班,對晏殊方才所言,俱都進行了一番附和,甚至還有不少人添油加醋,覺得范仲淹作為朝廷重臣,違反交通新規,在開封府大牢關三日的懲罰太輕,應當從重處罰才對。

聽完一眾朝臣的發言後,宋仁宗趙禎覺得自己方才真的是有些失算,他原本只是想特赦范仲淹,沒有想到堂下群臣,大多數人竟然要求對范仲淹施以重刑,以此彰顯大宋嚴明法度。

心情糟糕至極的宋仁宗趙禎,當即就略感無奈地宣佈道:“好了,好了,諸卿方才所言,朕都一一聆聽。交通新規有何規定,就對違反者做出相應懲罰,既不可從輕發落,更不能從重懲處。

“朕收回特赦範希文成命便是,諸卿也不必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交通新規不可廢存,當繼續在東京城內實施下去。面見範希文一事,便討論至此,諸卿無需多言。”

關於范仲淹是否要被特赦一事,就此打住了以後,在今日的朝會上,便也沒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商議,今日早朝只舉行了大抵一個時辰的功夫,便就此草草結束。

今日早朝結束後,宋仁宗趙禎特意留下了開封府包拯一人,這個時候,已經到了辰時許,按照以往的慣例,宋仁宗趙禎在文德殿稍作休息,便使用早膳,在前往垂拱殿批閱全國各地報上來的奏章,處理朝政大事。

宋仁宗趙禎把包拯一個人留下來後,待參加早朝的眾臣離開紫宸殿後,他便吩咐包拯,即刻帶他前往開封府大牢去見范仲淹,還特意吩咐包拯在出宮之後,命人把街道司司丞王浩叫到開封府大牢訓話。

辰三刻許,王浩正跟張三木,以及一眾街道司的司卒們,在街道司衙門後院空曠的地面上,蹲在辦公房後面,每人盛著一碗加了胡椒粉的鹹飯,吃著窩窩頭呢。

突然,在這個時候,又一支喜鵲飛上了街道司後院挨著外牆的高達樹木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

“浩哥兒,你看外牆的大樹上有一隻喜鵲,都咿咿呀呀地叫了一早上了,你說,咱們街道司今個兒,是不是會有大喜事要發生呢?”張三木咬了一大口窩窩頭,咀嚼到一半的時候,便向跟他相鄰而蹲的王浩,好奇地問詢道。

“呲溜”吃了一大口鹹飯的王浩,嚥進肚子裡去後,便不以為然地回應道:“三木兄弟,你整日淨想好事兒。咱們街道司一個清水衙門,天天遇到的事兒都是苦差事,哪裡會有什麼大喜事!”

就在這個時候,便聽到一個負責在前院大門站崗放哨的街道司司卒,一路小跑著趕到王浩身前,上氣不接下氣地彙報道:“稟……稟告王……王司丞,開……開封府的公孫主薄,在前院的辦……辦公房內等候您呢,說……說是立刻馬上跟……跟他一趟開封府大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