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是沒有,不過做鞭炮的東西還是很齊全的。以前家裡尚且不富裕的時候,李燮還做過那麼兩回,就更別說現在家裡面有了錢了。
小小的鞭炮做起來太費時間,所以他索性就做了竹炮,用一個竹筒子句好了之後,將火藥胡亂的配比了一番之後塞進去,做了一點引線,然後把蓋子那麼一塞,一個竹炮算是做好了。
以前李燮做這東西的時候,李貴還會說上那麼兩句敗家子,現在家裡面不缺這些了,他倒是也跟著興致來了,和李燮一起做個歡樂。
李貴來了一會兒之後,李桐跟著也來了。所以一家子三個大老爺們算是齊聚一堂,做了十多個竹炮。拿了一個火摺子,興致沖沖的就在院子裡面放了起來。
竹炮不比炸彈,聲音很大,但是威力卻不怎麼強,蓋其原因還是火藥的配比不太正確。但是就算威力不強,這聲勢也是極其嚇人的,何況是在這個四面牆壁圍起來的院子裡面。
一個接著一個放,那回聲真的是掙的人家耳朵發麻。但是大過年的,沒什麼事情做圖的,不就是一個熱鬧嗎?再說了,身為一個爺們兒,破壞慾好像是一個與生俱來的本能。
所以哪怕耳朵被震得發麻,三個大老爺們卻笑得異常的開心。這麼大的響動在院子裡面出來,曹穎他們當然不可能沒有察覺。
起初依雪還給沒有見過這陣仗的馬桂花和曹穎兩人解釋了一番:
“那臭小子自己搗鼓的一個小玩意,別看聲音大的嚇人。其實威力並不強,第一次弄這東西的時候,那臭小子直接就讓它在自己手上給炸開了,可把我嚇了一跳。好在是沒有受傷,要不然非得讓他屁股開花不可!”
依雪在一旁看的樂呵,一家子聊的歡樂。但是外面的人卻著實被嚇了一跳。
十幾聲巨響,還是從一個地方里面傳來的,頓時就把住在周圍的人嚇了一跳。不過因為有層層牆面的阻擋,傳出去的聲音道是不是非常的巨大,頂天就是竹竿使勁敲打石頭的聲響。
李貴一家子是新搬進來的,住在周圍的人還以為這一家子有什麼特別的習俗呢?年初二的時候開始走家串巷的時候,過來拜訪的人,無一不問一句昨天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李貴往往都是哈哈一笑,一語帶過,倒不是不想顯擺一下,實在是這東西的原理製作,他完全不懂啊。會的,僅僅只是把那黑乎乎的東西倒進竹罐裡面,然後插上一個引子,僅此而已。
所以說了之後被人問東問西,自己一句話都答不出來,醜態百出,還不如微微一笑,一語帶過,什麼都不說。
年初三開始就是回孃家的時候了,依雪的父母已經走了。畢竟自己也老大不小了,她又是家裡面最小的一個。父母60多歲的時候去世,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而家裡面的哥哥姐姐,在家中,父母過世之後又走了兩年,感覺沒什麼意思,就漸漸的少了來往。所以回孃家這事,與依雪是不相干的了。
往年的時候,家中沒有要走動的,所認識的親戚朋友大多數都是同村的,隨便的走家串門,問候一句也就是了。用不著鄭重其事的上門拜訪一番。
況且,就小村子裡面的經濟條件而言,你要是去人家家裡面吃一頓,恐怕還給人家增加不少的負擔。長此以往說是不會說什麼,但是肯定是令人厭惡的。
所以往年的時候到了這個時間,大多數都是一家子無聊的坐在屋子裡面東拉西扯的你一句我一句的說些什麼的。
不過今年似乎有一些不同,要走的親戚也不是沒有。馬桂花家裡,還是可以去走動一番的。
畢竟是親家公,親家母,而且是人家嫁過來的第二個年頭。去人家家裡面走一趟還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反正依雪夫妻兩人是拿定了主意要走的。曹穎和李燮閒來也無事,待在家裡面也是待著,所以也跟著一起去了。
一大家子的上門去拜訪,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恐怕得給人家增加不少的負擔。這個年頭誰家都不富裕,當然了,說的是這小縣城裡面的人。
一行人來到了他家裡面以後,馬桂花父母招待的是非常的熱情。不過,這小一輩子裡面的哥哥,卻多少顯得有一些尷尬。
多招待幾個客人,多在人家那裡住上兩天,指不定就把人家過完年之後敖冬的冬糧給吃完了。依雪管理一個小家,幾十年的時間是很明白這些道理的。所以為了不給他們增加負擔,今年自己家有錢了。依雪那是包了兩個大大的紅包給了親家公親家母。然後李燮也不吝嗇的給家裡面的小孩子各包了一個大紅包。
如此算是徹底的挽回了一家子的損失,馬桂花的哥哥們也從之前的略顯尷尬,到如今真正的笑意開懷。
年初二就在這走親戚的時候悄然過去,接下來的日子沒有什麼事情要做,一直到了年初九這一天。
李貴把一大家子都給聚了過來,然後僱了兩輛馬車,就一路回村子裡面去了。
每年年初十,可是村子裡面的大節日,家裡面生了小孩子的,有新結婚的,娶了老婆的。在這一年年初十里面,都是要請全村的人吃東西的。
村子裡面的村長,也要在這一天裡面,把那些出生的孩子的名字,新結婚的新婚婦人的名字,給記錄在族譜上。
除此之外,還要拜祖宗出自,村子裡面的祠堂是不大,但是卻常年香火不斷。很多時候村子裡面甚至都有人吃不上飯了,但是祠堂裡面卻總還是擺有貢品。這個傳統從李燮剛有記憶開始就一直延續到現在。
記憶裡裡面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李燮剛剛來到村子裡面的那一年。你本來就沒有什麼準備,卻還是被村裡面要求上了貢品。貢品,上完之後家裡面沒有什麼餘糧了,但是習俗使然村子的人全部呼啦啦地又來到了家裡面,那是又吃又拿的。
雖然拿的都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都只是一些堅果,瓜果,水果之類的小零食。但是這些東西可都是拿糧食換來的。
依雪當初就抱著李燮,站在那個小茅屋的門口。帶著滿臉的笑意樂呵呵的看著。是當這一天熱鬧過去了之後,一家子卻餓了三天的肚子。
最後實在是餓的受不了了,這才向鄰居借了點吃食,李貴填飽了肚子之後,冒著大雪就進了深山,一天一夜之後帶回來了一隻野雞,兩隻野兔。
一家子就憑著這一點東西,硬是過了五天的時間。天空做媒之後的日子,珙焱神智恢復了,三天兩頭的會送一些獵物過來。一大家子人這才過了那一個冬天。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李燮對那一個村子裡面的人才會不怎麼友好的起來。同時對這些習俗,才會那麼的厭惡。
人尚且吃不飽了,卻還是要對祖宗上供。當然了,上供無可厚非,但是為什麼要硬是要求要上供什麼?
為什麼貢品拜完了之後,不可以帶回家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