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 唯丹青 第二章 有緣人

“這老夫卻是不知道了……姑娘若是真的想知道,自是親自去問那周姑娘……”那老者自是聽得出是換了個姑娘,只是一笑。

朱櫻點了點頭,沒有再問。她看了那坐在一旁的阿祖,只是有些思緒。

有緣麼……

那周姑娘退去之後,卻是上來了一個老者,頭髮有些花白,而面頰之上有一顆痣,看得很是醒目,只是一張口,露出一口黃牙,便是說道:“上回說道……”

這應是茶樓的說書人了。阿祖對說書人並不陌生,在他的記憶之中,雖不是在茶樓之間見得,在那天橋之下,或是閒聚之處,也往往有那麼一位說書先生,只靠了一壺茶水,便能在那絮絮叨叨說上許久,都不帶重樣的。

在這茶樓之中,那茶水應是不缺了,只是不知道這說書人與那往常見得的說書先生比起來,是否一樣有趣了。

吩咐的糕點已是上來了,阿祖只是自顧自地拿了一塊,啃得嘎吱響。

說書人一上來自是沒那麼激昂的,只是有些搖頭晃腦,好像那背書一樣:“那尹喜見得東方紫氣一團,如同煙霧瀰漫,自道是有聖人而至……”

“他心下一驚,便是出了草樓,從那函谷關外遙遙望去,才見得一道影子,竟是從那天際而來,而那紫氣正是那影子駕的祥雲啊……”

“尹喜知道那影子多半便是聖人,於是跪拜相迎,足足等了一個時辰,那紫雲才飄到眼前,此時他才看得清楚,那紫雲之上竟是一頭兩丈高的青牛,站在那雲間,猶如踏了神舟!”

“而那青牛之上,竟是坐了一個老者,那老者頭髮花白,坐在那青牛背上,竟是閉目養神,絲毫沒有驚慌。尹喜只是朝聖心切,一連磕了九十九個頭,那青牛才緩緩落下,那牛蹄落在虛空之中,竟是步步生蓮!”

“才見得那青牛落地,那老者才是睜眼,那眼中竟是絲絲混沌。尹喜設下酒宴,想要為這老者洗塵,卻是被老者搖頭婉拒……”

“尹喜本是想要求一副佳作,見得老者婉拒,嘆道莫非心願不成,卻看得那老者似是讀通了他的心思,只是伸了單手,在那虛空之中擬畫。竟是憑空生物,化了一本神書……”

“尹喜兀自向那神書看去,只見得金光萬丈,緩過神來,那青牛與老者都已是不見蹤影。驚異之間,才看的那神書之上的金光散去,只看到三個神妙的大字……”

“道德經!”

說書人說完,才平復了一番。這說書,便是如同那高歌一般,一輪高過一輪,最後到了那高潮之時,不說得口舌生煙,可算不上合格的……

這便是那老子西出函谷關的故事……老子一朝頓悟,見得那大周已是暮氣沉沉,不久便是將要毀滅……於是西行而去,要周遊這一片天地。而尹喜乃是那函谷關的守護人,見得老子不凡,才是想要求得一副字畫……而老子信手之間,卻是留下了一篇五千餘字的長文,便是那千古佳作——道德經。

若是要普通地說,斷然是招不來聽客的興趣的,只有這般神話化,才能讓說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且單是論這故事的真實性,其實也有待商榷。便是那青牛而行,一日著五千字的佳作,都是帶了神話色彩的,若是以常理來度之,都是有些不切實際……

看那些茶客,大都是有些興致勃勃。說書人自是滿意,卻是又說了另一段:“那尹喜得了那道德經,覺得其中大有道理,於是……”

還未說下去,竟是被一個孩童聲音打斷了:“那騎牛老者去哪了?”

說書人一愣,往那聲音源頭看去——他在這高臺之上,其實是看得見那些茶客的。在那傳聲音的雅座,只是一個吃著糕點的小兒,和一個長得極為俊俏的姑娘。卻是那小兒提的問。

小兒對這說書有興趣,說書人自然是願意答的:“那騎牛老者便是老子,他往那函谷關之外而去,乃是為了周遊世界……”

“那你知道他去了哪裡?”

阿祖又問,卻是問倒了說書人。

“這……我倒是不知……那老子出了函谷關之後,便是無人知曉了,他是仙人,自然是有這般手段的……”

阿祖點點頭,卻是又問:“那你知道仙人有何手段嗎?”

說書人想了想,只是答道:“長生不老,無所不能,大概是這樣吧……”

仙人……

阿祖心裡暗暗嚮往。他並不嚮往那傳說中的長生,因為他隱約地覺得長生亦是有了長生之悲哀,但是他卻嚮往了那仙人的其他手段……一如那憑空生物,憑虛御空的本事……

他的內心是善良的,便如了那人之初,性本善的俗語……他不是佛祖,不是聖人,做不到悲憫世間萬物,又是也會貪玩而殺死一兩隻小蟲,可當面前真的看到一條鮮活的生命離去,他卻做不到毫無波動……這也是他想要殺那文王的理由……

若是自己是仙人,能否救濟這世間的疾苦……

見得他不再問,那說書人才是鬆了口氣,只是繼續說自己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