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隱村中,落成不到一個月的圓柱形辦公樓,是村中目前最高的建築。加上頂端的巨大水箱,總高度接近七十米。
整個忍界,有這個高度的建築屈指可數,且絕大部分集中在雨之國。
多雨的國度,底層潮溼到難以居住,時不時襲來的暴雨帶來嚴重的內澇,讓雨隱村的建築都往天空延伸得極高,下面幾層基本被防洪災功能區佔滿,且空曠易排水。
其它國家,並沒有太強的動力建造高層建築,除了忍者村外,絕大部分普通人也沒有這樣的技術。
為了將地下水抽空、有沉降危險的地基打牢,大丸可是花了不少精力在上面。作為大丸在砂隱村中的核心,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原本的計劃是沒有這麼高的,太過扎眼、顯得與眾不同,有可能會惹人眼紅。
後來,隨著大丸名氣越來越大,建造方案也一改再改,到如今這個高度,已經差不多到了傳統建築工藝的極限了。
普通人用笨重的石材造這樣的高樓,沒個成千上萬人忙碌一年半載根本就完不成,也只有忍者才能在短時間內做到這樣的事情。
原先的簡易倉庫區早就扒掉了,大樓建造的高度與速度,和大丸崛起的步調差不多。
因為沒用什麼工業材料,基本是磚石結構,裡面的裝飾也並不複雜,用不著除甲醛散異味之類的空置期,裝好通風系統之後,大丸工坊以及利益相關方就直接入駐了。
底層設定為倉庫與功能區,中層辦公,高層暫且是大丸私人佔有,不對外開放。
即便如此,大樓裡面還是空了大半,這也很形象地展示了,大丸麾下勢力膨脹的速度,落後於大丸實力提升的速度。
當然,因為起點低,有現成的“攻略”可以實現跨越式成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可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再想實力有顯著的提升,已經很困難了。
回村幾次的大丸,將這棟淡路村建設之外,花銷最大的建築完成之後,狂飆的腳步也不得不停下來,讓因攤子鋪得太大而有些虛浮的部下們喘口氣。
跑馬圈地暫且告一段落,下面需要讓基礎更加紮實,招攬更多人手,慢慢填充各個領域完善自己的想法。
大樓與地皮是大丸摳摳搜搜攢下來的家底,大部分自用,小部分出租是既定事項。
來來往往的村民們,也是好奇地看著這棟毫無特色、怪模怪樣的石質建築從無到有,並將其戲稱為“筒子樓”。
雖說砂隱村並不富裕,但到底也有些文化底蘊和特色,除了建材,外部樣式和內部裝修與砂忍們的習慣格格不入,甚至與忍界其他國家風格也不相符的醜樣子,要不是看在大丸的份上,還不知道起個什麼樣的難聽名字。
在大樓頂端延伸出的圓盤狀露臺處,大丸帶著手鞠,得意洋洋地指著一圈陳列在邊緣,迎著下午有些捉摸不定的風沙輕舞著枝丫的植物。
“這幾種,都是我在海上找到的稀有植物培育的,其它地方找不到……”
“看起來沒什麼特別嘛……”
手鞠彎腰低頭,摩挲著光潔的下巴,好奇地打量著眼前碩大的景觀盆裡種植的矮小樹種,
“看著像松樹,但是和北邊的不一樣……”
“我把它叫黑松……”
大丸補充道,
“非常耐旱耐鹼,不懼海霧侵襲,而且塑型容易,控制水土,就可以讓其長得低矮,針葉茂密,防風固沙,且十分節水;也可以讓其長得高大,根系繁盛,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質,化沙地為土壤……”
大丸不知道這玩意和前世的黑松是不是一回事,但至少性狀極其相似,而且生命力更加強盛,易成活,大概是忍界經過自然能量、查克拉侵潤強化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