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將盡、三月初始的日子裡,風之國的夜晚依然寒冷難耐,白天的烈日驕陽已經有夏季三四分威力了。
尤其是正午,從天而降的陽光,將風沙漸起的地面曬得滾燙,一股股熱浪升騰,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燥熱之感。
風之國的春秋時節,早晚溫差特別大,是最讓人難以適應的日子,還有那四季不停的風,毫無溼潤之氣,人臉頰嘴唇都被吹得開裂。
所謂的春光明媚、秋高氣爽什麼的,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冷熱變化的日子,真不如單調的寒冬和酷暑讓人安心。
外來人可能感受不到,砂隱村的村民,不少還真覺得熱得乾脆或者冷得沒脾氣嚴冬酷暑反而比一天之中就要換兩次冬裝和夏裝的春秋季節要方便多了。
“在綠意盎然的鳴門村待久了,回到這漫天黃沙的故鄉,還真有點不習慣!”
整個砂隱村中,並不會因為大丸掌握了木遁,植被覆蓋率就會上升。
除了大丸的自留地——“筒子樓”的頂樓露臺花園,還有專門培育的花卉、小型盆栽,就沒有看著像是植物的地方。
綠化率也就在零和無限趨近於零之間徘徊,當年說要把砂隱村變成花園小鎮的大話,依然還沒有實現,至於溫泉旅館的暢享,更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落實。
偶爾閒暇之時,也只能自嘲實在太忙,沒有時間去木葉村考察溫泉旅館,那些先進的運營經驗也沒有學到手,只能暫且拖後。
身穿傳統女砂忍裝束的千,坦然地落後半步,看了看身披淡藍色長袍,掀起兜帽,迎著穿過長街的氣流,向著風影之家緩緩走去。
“其實也有不同的顏色,只是今天風沙有點大!”
“洗衣店門口晾曬的一大批各色衣物?我家就是幹這個的……”
大丸很自然地說著調侃的話。
基本上,這片土地的顏色就在黃色與昏黃色之間徘徊,決定其中差別的就是風大不大,能見度有多少。
千笑著搖搖頭:
“淡路村那邊的鹽田人工養殖海帶有點成果了,南邊消耗不完,不少被送到北邊,天氣好的時候,村民就會拿出來晾曬一番……”
說實話,那種大片墨綠色、紫黑色的東西,以前就沒有在砂隱村出現過。
聽著隊友兼屬下的話,大丸稍微一回想,不由得失笑道:
“估計味道不怎麼好吧!”
不要說幹海帶,隨著南方漁業興起,醃製海產品在砂隱村居民的食譜中的比例變高了不少。
與此相對應的,是蔬果類的價格飛漲。
動物蛋白和脂肪攝取增多,想要飲食平衡,對維生素類、微量元素的需求肯定更高。
可惜風之國基本沒有農業,有數的綠色食品,供應本地貴人都不夠,一般人家,更加吃不起了。
還好大丸在淡路村的佈局還是發揮作用,實驗性質的果園及配套加工廠,除了少數以奢侈品果酒的名義賣掉,也反哺了一大批蔬果罐頭彌補砂隱村大量的空缺。
除此之外,“深海牧場”與“海上農場”的計劃,也是早就計劃好的,地面上無法指望,只能向大海索取。
“其實,大家還覺得挺新奇的,雖然是海中植物,但也是以往可望不可即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