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是接旨進宮的,坐的是宮家的轎子,到了皇宮,也有專門的大太監領著一路拜見皇上。
封印在路上不斷的重複楚善誠告訴他的那幾句話,“訊息不準確,貿然行動,圈套,訊息不準確,貿然行,圈套”之類的幾個詞來來回回的重複。
聽的領著他進宮的黃公公都有些煩躁了,一路上嘴裡一直都嘟囔個不停。
黃公公是皇上身邊的大太監,原名黃華,小的時候讀過一些書,但是父親因為得罪權貴家道中落,自己不得不進宮換點銀兩,來支撐一家子的溫飽。
但是正因為黃華讀過書,不過學什麼都很快。雖說是太監,但是進宮後一路高升,現在不過十幾歲的樣子也能常伴皇帝左右了。
現在皇宮裡能夠常侍奉皇帝左右的有四位大太監,其中黃華是最年輕,但也是地位最低的一位。
地位最高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王保,總管內宮大小事宜,同時統領東廠;
其次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黃正,和大臣們走的近一些,地位也頗高,同時也是黃華的師傅;
然後再就是御馬監太監汪東,從小好賭博,騎馬射箭,因為在外面欠了一大筆賭債,自己把自己賣進了皇宮,為人狡猾奸詐,為人所不喜,但是心眼多,在宮裡也是穩居不倒。
四人各有特色,在皇宮裡都各自有自己的一番勢力,在東廠也都有一定的話語權。
只是如今東廠的勢力漸漸不如錦衣衛,錦衣衛的指揮使肖奈是皇上的義弟和伴讀,深受皇上的信任。
尤其是錦衣衛的北鎮撫司自兩年前有了楚善誠做副指揮使,在探聽訊息方面的能力遠高於他們東廠,皇上的重心就更偏向於錦衣衛了。
黃華在遣詞造句上頗有一番造詣,對刑律之類的也很熟悉,聽著封印一個西北王,一共三個詞還要在嘴裡來回倒騰,當然不免有些鄙夷。
果然武將就是有些粗鄙不堪,腦子也有些蠢笨。
黃華這兩年緊跟著自己師傅黃正的步伐,結交了不少的文臣權貴。一開始是因為黃正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皇帝的詔書之類的需要和內閣去商討,一來二去就勾搭上了,黃華替自己的師傅也跑了不少的腿兒,慢慢地也跟著認識了。
內閣文臣們需要太監隨時和他們說一說宮裡地情況,黃正和黃華也需要這些內閣文臣的支撐,才能在宮裡屹立不倒。
大家各取所需,互相扶持。
長此以往,彼此也有了信任。尤其是當今地內閣首輔楚世貿,經常會誇獎黃華的才幹,黃華自然也願意為他做事。
在接封印進宮之前,楚世貿就和他說過,多關注封印的一舉一動,最好能在皇上面前墊幾句話,讓封印趕緊的滾回西北,不要再在京城礙事。
黃華和封印彼此一路上也沒說話,反而步伐加快了。沒一會兒功夫,就到了皇上所在的乾清宮。
黃華在大殿門口停住了步伐,封印嘴裡還念念叨叨的,也沒看前面的路,直接就撞在了黃華的身上,趕緊抬頭往後撤了兩步。
“黃公公,真是失禮了!”
黃公公把手上的拂塵架到了另一根胳膊上,禮貌的扯了個笑容,說道:“封將軍這是哪裡的話。”
“還請封將軍在此等候一會兒,我進去和皇上稟告一聲。”
面對封印還一臉笑意的黃華,轉過身就變了臉,一臉的冷漠和嫌棄。
封印點了點頭,也恢復了威武大將軍的樣子,臉色淡然,回過頭去望著臺階下一望無際的各個宮殿鱗次櫛比,有序的以乾清宮為中心,向各處擴散。
紅色的宮牆,澄黃的房簷,往來其中的宮女太監、各宮嬪妃絡繹不絕。
這就是皇家的威儀。
從乾清宮這個位置看下去,便有一種浩然正氣蕩存心間,皇上肩上的擔子,大概每看一眼都會加重一分吧。